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百萬大學畢業生創業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

  • 發佈時間:2015-03-10 08:1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白雪 劉星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創業創新的引擎裏,青年至關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徐曉蘭今天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大會發言時表示,在我國經濟發展增速換檔和結構升級中,要高度重視新增就業群體中近800萬大學畢業生和海歸留學生的就業創業。

  徐曉蘭介紹説,2014年,致公黨中央先後組織了關於大學生創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創客空間等系列調研。調研結論認為,隨著當前網際網路普及和開源軟體和硬體、3D列印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創業的技術門檻和成本降低;網路社交促進了創業者的奇思妙想和市場需求對接;創業投資細分和創業孵化、服務的社會化都有利於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目前,分佈于各地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高新區的企業孵化器有1600多家,在孵企業8萬多家,就業人數達175萬人,為大眾創新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知名經濟學家錢穎一提出,中國經濟下行主要是源於潛在經濟增長率的下降、對過去經濟中結構扭曲的糾正以及政府激勵機制的改變。在他看來,解決問題不能再靠大幅度的政策刺激或者依賴央行的貨幣政策。“當今技術變化,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非常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溫思美表示,現在起到2020年,我國將有4500多萬名大學生畢業,即使按目前的大學生創業率計算,也將至少有百萬大學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他們的創業能力和創業層次,對我國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溫思美建議,高等院校可以適應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設計更加靈活先進的學習制度和學習模式,努力提升高校的創業教育水準;政府可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創業資金額度和受益面;鼓勵更多的創業成功人士走進高校,走進課堂,與大學生分享創業者的酸甜苦辣,激勵更多的大學生走創業之路,“在社會上真正形成一種勇於創業、尊重創業、敢於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風尚”。

  在徐曉蘭看來,構建開放式創業常態系統也很重要。在研究車庫咖啡、創客空間、創新車間等基礎上,她建議發展“眾創空間”,為創新創業者提供工作空間、網路空間、社交文化和資源共用空間服務的新型創業孵化模式,充分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創業投資機構、社會組織等力量的支撐作用,釋放創新創業政策整合和“互聯互通”的系統有效性。

  徐曉蘭還建議,應進一步降低創新創業門檻,遵循高科技創新創業規律,鼓勵形式多樣的創新業態,不要過早地納入現有産業分類管理。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新型孵化機構的房租、寬頻接入費用和用於創業服務的公共軟體、開發工具給予適當財政補貼。

  徐曉蘭還提出了完善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加強財政資金引導等具體措施。在她看來,13億人的智慧在大眾創新創業中涌流,“讓一切想創新能創新的人有機會、有舞臺,讓各類主體的創造潛能充分激發、釋放出來”。

  本報北京3月9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