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都市教育:高價學區房買不買?

  • 發佈時間:2015-03-09 09:5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每年兩會,教育必定是熱點話題。因為這確實跟幾乎每個家庭都有關係,作為中國主要的大都市,北京、上海、廣州因為擁有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而被關注,也正是因為擁有這些優質的教育資源,而時常處於公眾質疑的風口浪尖。

  昨天晚上,中國之聲兩會特別節目《直通北上廣》就結合民意調查數據,討論高價學區房買不買?義務教育階段的家教、補習,要花多少錢?送孩子出國留學,好不好?

  義務教育實施“免試就近”入學,靠近重點中小學的房産成為熱門的“學區房”。 中國之聲委託零點指標資訊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做的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和廣州的受訪者當中,46.8%家長願意購買或者租住學區房,其中接近三成的人願意購買。但也有超過四成的受訪者持保留態度,表示不會購買或者租住學區房。零點公司的研究員張丹丹介紹:

  張丹丹:細分城市來看,上海人對學區房的熱情是最高的,有超過一半的上海受訪者表示願意會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而租住或購買學區房。其中,上海人對學區房的購買意願超過了三成,也是最高的。廣州這個比例在四分之一左右,而北京意外只有兩成。同時,北京地區受訪者不願購買租住學區房的比例為三個城市中最高,接近半數。

  不同收入和年齡的人,對學區房的態度也有差異:

  張丹丹:近六成的高收入者願意購買或者租住學區房,這個意願是遠高於中、低收入者的。其中,每10個高收入家長就有4個願意購買學區房。從年齡上來看,我們年齡越小的人,反而對學區房的熱情越高。雖然我們大多數90後還尚未成為"家長",但是已經有55.9%的90後表達出了願意為教育而購買或租住學區房的意願,這個比例明顯是高於其他年齡段。

  這兩年,廣州等地有家長擔心招生政策發生變化,導致購買學區房的錢白花,《直通北上廣》在北京的觀察員張天蔚説:

  張天蔚:如果説我們的政策是穩定的,就是説如果你在這個地方買了一個房子,那麼你就可以按照劃片入學的方式讓你孩子順利的進到了你所在學區相中那個小學,然後他畢業之後能順利地進入這個片裏相對比較好的初中,這個學區房就很值,餡餅,就值了。但是如果我們的政策是在不斷的變動當中,現在比如説北京就有這樣的傾向,就是説為了弱化學區房在入學當中的作用,那麼所以它就制定了很多和買房的人鬥智鬥勇的辦法。如果説這樣的政策這麼變,那它就有點像一個陷阱,因為你不知道這個政策變動會導致你這個錢會不會打了水漂,你的孩子能不能順利像你想像的那樣入學,所以這個其實這個背後牽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説我們現在整個的義務教育階段,我們的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平衡,才會導致出現了這種所謂學區房。

  在上海的觀察員尤莼潔買過學區房,但是發現這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尤莼潔:大家都在買,我也得買,你不買你就落後了那種感覺。但是買了我就發現,你不要以為你買了學區房你就解決小孩子的上學問題了,後面的東西,你該花的錢、該上的課,該怎麼樣一個都少不了。

  民意調查也有相關數據,在不收學費的義務教育階段,家長還有其他的花費:

  張丹丹:在目前家有小學生和初中生的家庭中,補習家教費用以37.3%的比例成為三個一線城市中中小學生最大的開支,而日常生活費和特長愛好花費緊隨其後,排在了第二和第三位。在90年代之前,幾乎不存在的人情送禮花費,從2000年以來卻開始出現了。

  代表廣州的觀察員肖鋒説:

  肖鋒:剛才看到了一個很可悲的數字,37%佔到了教育費用就是課外課,人家國外是什麼呢?作業多了可以投訴學校的,咱們是什麼?如果作業少了我投訴學校,為什麼不給我們多加點作業,都是這個,但是小孩能力的培養,人格的培養反而不被看中。

  針對家長們在子女教育,尤其是擇校當中面臨的困惑,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數學教研室主任吳正憲説:

  吳正憲:擇校的問題,你説擇什麼?擇的不是校長,每天跟孩子打交道的還是教師。北京教育的新地圖就是要重新進行佈局,把那個優秀的教師資源、優秀的教育資源進行盤活,比如説現在我們有一些引進名校、建立教育集團,名校帶普通校共同發展,尤其是在學區內實現優秀教師和普通教師的這個交流,重新整合了優秀的教育資源,擴大了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如今人們對子女教育的標準越來越高,選擇也越來越多,那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傾向將孩子送出國求學,不過,北京上海和廣州的受訪市民對留學的看法也存在差異。

  《直通北上廣》代表廣州的觀察員肖鋒説:

  肖鋒:實際上他是一個系列,就是説你如果沒有好的學校,那就不會有好的中學,沒有好的中學就不會有好的大學,現在一招聘都要招211、985的,其他的就先放一邊,所以沒有好的大學就不會有好的工作,一系列遊戲整個是一條流水線,如果你要是不想上這條流水線只有出國,就是走另外一個系列。

  而在北上廣三個城市的街頭采訪當中,市民對送孩子出國上學的態度各不相同:

  "會啊,國外教育好,長長眼界嘛。"

  "一般來説都會的,國外的技術比我們這邊稍微先進一點。"

  "幹嘛要出國,中國比誰都棒,中國未來是第一,世界第一,幹嘛要去出國呢?"

  "我不想讓孩子走那麼遠,我還是想讓他留在我的身邊。"

  上海的觀察員尤莼潔:採訪裏面有個阿姨講的特別對,中國現在這麼強大了,我覺得還是應該有點信心吧,我是不希望我小孩出去,因為只有一個小孩,還是留在國內比較好。

  而北京的觀察員張天蔚就表示:

  張天蔚:不僅僅是學區房的問題了,整個教育制度都需要做出調整,我身邊很多的朋友就覺得他上國際學校,上國際學校其實就是上了另外一條軌道,等於你從小學開始就準備著將來出國留學,這個我覺得也未嘗不可,那麼從這些家長來説,如果你的孩子送出去了,結合剛才那個尤莼潔説的那個,中國這麼強大,早去早回。

  今天晚上7點,中國之聲兩會特別節目《直通北上廣》關注醫療改革,將會繼續發佈相關的民意調查數據,和三地的嘉賓以及聽眾、網友互動討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