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政資金重點投向“四大平臺”

  • 發佈時間:2015-03-09 08:30:3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楊丹丹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三農”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財政資金推動“三農”事業發展?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安徽省各級財政部門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將服務保障“三農”發展作為頭等大事,精準發力、綜合施策,財政支援“三農”投入穩步增加、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據統計,2014年僅直接用於農林水支出資金就達502億元,為全省農業農村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省糧食喜獲“十一連豐”(糧食總産683.2億斤,居全國第6位),農民收入增長實現“十一連快”(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9916元,增長12%),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起到“壓艙石”作用。

  羅建國稱,為將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集中財力辦大事,財政部門緊緊圍繞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以四大平臺為重點,以點帶面、牽引推動:

  一是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為重點,支援農村綜合改革。作為當前農村改革的重頭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面深化改革清單。2014年,安徽進入了全國3個整省(四川、山東、安徽)推進土地確權頒證省之一,在中央財政大力支援下,省以上財政累計投入3.6億元,按照15元/畝標準,對首批開展試點的20個縣2400萬畝土地給予補助,實現良好開局,讓農民吃上了“定心丸”,為下一步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加快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積極支援推進農村三資清理核實、農村金融綜合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産權制度改革、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等工作。

  二是以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為重點,支援農業生態建設。為加快生態強省建設,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12年起啟動實施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計劃5年時間新增1000萬畝造林。省財政每年切塊安排5億元,通過一般轉移支付,對各地造林給予補貼。同時,統籌省級森林長廊建設和創建國家級、省級森林城市資金等相關資金,較好地發揮了財政政策資金疊加效應。2014年,省市縣財政累計投入資金30億元,吸引社會資金62億元,完成新造林226萬畝,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任務,合肥、安慶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三是以小型水利改造提升為重點,支援高標準農田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深受基層政府和農民群眾歡迎,也一直是農業薄弱環節。2014年起,安徽省政府啟動實施小型農田水利改造提升“5588”行動計劃,將其納入民生工程。2014年,全省財政部門在推動“四個同步投入”上做文章、下功夫,即堅持同步政府與社會、專項與整合、省與市縣、工程與運管等投入,全省累計投入資金183億元,資金放大近一倍,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加快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全年投入土地治理項目資金16.62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120.41萬畝、實施生態綜合治理15.59萬畝,新增糧食生産能力1.37億公斤。

  四是以中心村為重點,支援美好鄉村建設。美好鄉村建設是2012年9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決定,實施村莊建設、環境整治、興業富民、土地整治和管理創新“五大工程”。財政部門根據年度建設任務,圍繞“專項安排一塊、整合涉農資金一塊、引導社會投入一塊”的思路,2014年,全省各級財政累計安排美好鄉村建設專項資金41.1億元,整合3大類43項涉農資金共計82億元,引導社會資金118.3億元,投入美好鄉村建設。全省第一批586個重點示範村建設全面完成,710個中心村建設正在順利推進,農村面貌發生新變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