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林志梅代表:反腐也是生産力 是硬道理

  • 發佈時間:2015-03-09 06: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江蘇省南京市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局局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林志梅。中國經濟網記者佘惠敏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9日訊(記者 佘惠敏)“某科技園徵地拆遷過程中,發生職務犯罪案件22件、26人,前任被查,後任繼續貪,現象持續十年之久。”在3月8日江蘇團開放日中,江蘇省南京市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局局長林志梅代表講述了好幾個觸目驚心的反腐敗故事。

  資金量大、權力集中的領域仍是職務犯罪“重災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招投標環節尤為突出;賄賂犯罪仍佔較大比例,行賄犯罪數量上升快;掌控國有資産、手握決策權的領導幹部成為職務犯罪的高危人群;“利益共同體”的窩串案比例呈上升趨勢,個別單位“前腐後繼”現象令人髮指;同時,“小官易腐”的現象也逐漸增多。説起辦案中看到的這些現象,林志梅很痛心:“發展是硬道理,反腐敗也是硬道理。反腐敗不僅要保持高壓態勢,還要增強預見性、系統性、科學性。”

  林志梅認為,反腐也是生産力。為此她還講了一個國企改制中發生的案件。某材料廠原廠長在企業改制過程中貪污、挪用國有資産2600多萬元。通過辦案,檢察院不但為企業挽回損失4000多萬元,還通過全面梳理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的企業運作管理過程中的制度漏洞,和相關部門一起督促指導企業完善國有資産管理、經營制度,企業面貌煥然一新,企業職工收入增長了30%,國有固定資産增值了3600多萬元,而管理運營成本下降了2900多萬元。

  “這起案件,當事人算不上‘老虎’,只是‘蒼蠅’。但通過案件的查處營造了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林志梅建議國家從立法層面儘快出臺“反腐敗法”,實現法制反腐、制度反腐,緊緊扎住制度圍欄,真正實現“有權不可任性”。

  代表委員小資料:

  林志梅,女,漢族,1957年3月生,江蘇如東人,中國共産黨黨員,中共中央黨校法學理論專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局局長,全國模範檢察官,江蘇省優秀共産黨員。

  更多報道請見“四個全面”進行時——2015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