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行畫得勢源於學術失勢

  • 發佈時間:2015-03-09 04:31:21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從國內有了書畫市場,“行畫”就是業內討論的話題。

  書畫市場上所説的“行畫”,實際上跟電子行業的“行畫”並非同一個概念:後者是相對“行畫”而衍生出來的説法,專指正規工廠生産出來的産品。而前者是指在藝術風格上比較俗氣的模倣品,或者是粗製濫造、價值含量比較低的書畫藝術品,含義有點接近“大路貨”。總之,如果有人説你手裏這幅畫是“行畫”,可以肯定這不是什麼好話。

  要判斷一件作品行不行,本來交給學術界就可以。但因為“行畫”是貼在市場流通著的書畫藝術品上的無形標簽,行內人創造出這個概念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藝術鑒賞能力比較低的買家更好地辨識作品,在關係上與書畫市場的參與者感覺更加緊密些,加之學術界歷來有不少人不自覺地傚法古人,表面上總要裝出與市場有著“男女授受不親”的那種距離感,因而,許多投資界的人士實際上並不甘於把這個話題完全交給學術界。

  對於“行畫”的問題,學術界的觀點非常清晰,沒有多少人會去認同那種一味低層次模倣或向普羅大眾的流行觀念低頭的作派。但對於搞市場的人來説,要達到資本價值最大化的目的,無非就是多賣點作品,因而,作品上要表現什麼、怎麼表現,自然是跟著客戶的需求走。正因為這樣,市面上才會出現那麼多所謂的風水畫、裝飾畫。筆者曾經參加過一個由風水師主講的書畫藝術沙龍,主講人頗為得意地説,很多藝術家經過他的指點後,開始結合風水理論來進行構圖布景,很快受到了藏家的追捧,作品迅速打開了市場。而一些江湖藝術家則更誇張,買畫的人讓他畫幾棵樹,他就畫幾棵,喜歡太陽放在什麼位置,他就畫在哪個位置,完全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來進行藝術創作。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學術界那些批評家最為不齒的。

  由此可見,在這個問題上,學術界和市場界是有爭執、有博弈的。就這個問題,筆者曾經跟華藝廊、沁芳園等業內比較知名的藝術品經營機構的負責人交流過,他們認為,現在市場上對於如何判斷一幅畫的市場價值,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應該以學術的標準來認定,而另一種則認為應該以市場的標準來認定,所謂市場標準,顯然就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標準,即商業標準。如果遇到客戶文化修養比較高、藝術審美能力比較強的,那麼,照其標準自然不會俗,但是,如果遇到一個從來不懂得什麼叫藝術,就是有錢任性、想買幅畫回來挂挂的人,可想而知,出來的作品是什麼樣。

  完全以商業標準來主導藝術品市場,筆者不是很認同。畢竟藝術品與一般商品不同,除了有裝飾等實用功能以外,還有文化傳承、精神享受的功能。“讓非專業來指揮專業”也是筆者最反對的事情。但不可否認,現在學術界也還是有一批藝術家,他們的創作完全與現實生活脫節,有的藝術家甚至還好像生活在唐朝或者清朝,對於現代社會的發展潮流充耳不聞,更加不會在自己的作品上去反映與時俱進的東西。這就人為造成了欣賞者與創作者之間的隔閡。這樣的作品在市場上走不動,真的就不能怪買畫的人不懂了。

  不可否認,當下的中國書畫市場,還是以商業標準為馬首是瞻。評論家在市場上能有多少話語權,目前還真不好説。但願學術界,能有更多人好好思考一下石濤老先生“筆墨當隨時代”那句名言,未來能夠從市場上獲取多一點的話語權。

  馮善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