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鐘南山:醫院主要靠創收是醫改裹足不前的根源

  • 發佈時間:2015-03-07 07: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玥 李超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醫生為了創收,過度治療,為心臟病患者做造影,一次放了五個支架。醫院像商業連鎖店一樣開不少分院,N多病床。“它們並不是為社區改善醫療,而是為創收。”在廣東團全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再次提及醫改難題。

  春節期間,鐘南山來到廣東某濱海城市休息,與當地最大的醫院院長聊醫院發展。這位醫院院長興奮地告訴鐘南山,2014年醫院的營業額達到了15億元,比去年增加了20%。

  鐘南山對此感到疑惑,“現在醫院都以(營業額)高低論英雄,成為醫院院長們的口頭禪,我當時就問他為什麼不來説説解決了什麼疑難雜症。”

  現實中,鐘南山發現醫改後的醫務人員,特別是大中型醫院的醫生工資待遇沒有增加多少。而看病貴看病難沒有緩解,醫患關係沒有改善,醫護人員積極性沒有調動,醫改進入深水區,“我還沒有看到實質性的結果。”

  儘管新農合、醫療保險等都惠及百姓,但老百姓看病難沒太解決,公立醫院都存在不合理的創收機制。更大的危害,市場化引導下的醫療局面,為沉淪醫德提供了土壤和溫床。鐘南山提問,當職業道德不是醫療體制改革的前提,是醫改後要面對的問題,醫改出了什麼問題?

  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重點是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作機制。鐘南山認為,醫院的公益性,不是維護,而是沒有實現。積極性不是調動而是受到了壓制。公立醫院、大醫院沒有體現真正的公益性。目前醫護人員收入80%以上是醫院創收。

  鐘南山分析,國際上醫務人員薪酬的特點是高收入,跟運營不掛鉤。而在國內,醫務人員自負盈虧,這是扭曲的醫生收入機制。醫院主要靠創收,這是醫改裹足不前的根源所在。作為醫生,他希望切斷醫護人員收入和患者醫療費之間的關係,把灰色收入轉化為正當透明的收入。

  政府算國民性健康的大賬,應確立公立醫院公益性的核心。“政府履行好公立醫院出資人的職責,徹底將醫務人員從自負盈虧的桎梏中解脫出來。”

  鐘南山介紹,醫療是一個勞動密集型、風險密集型、情感密集型行業,我國的很多公立醫院,接近我國社會平均工資的2~3倍。如果以醫生的收入來衡量醫生的地位,醫生的法定經濟地位並不高。行業平均薪酬最高的是煙草,研究生中最低的是臨床醫學博士,每月工資2100元。“如果這樣的話,後繼無人。但在國外,醫生最受尊敬,收入比較高,地位也高。對醫生的支援是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他舉例説,政府是出資人,按2014年社會平均工資的2~3倍支付醫務人員工資,要佔到GDP的0.6%~1.2%,本身用在醫療上是5.57%,加起來還是在7% 以下。“這與國際上8%比,還是偏低。但我國去年GDP收入63.6萬億元,這應該是可以做到的”,“醫保做得好,結余的錢,應該給醫院,轉為醫院醫生工資,這樣政府的支出並不是很多。”

  鐘南山説,北京最著名的大醫院,一個醫生一個上午要看70多個病人,腦子都麻了,很無奈,但是要完成指標。希望這些醫生不發愁創收,作為與公益掛鉤的大醫院,最重要任務應該是治療疑難雜症,主動提高醫療水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