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對美國經濟太樂觀

  • 發佈時間:2015-03-05 20:29:3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榮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全球經濟仍行進在緩慢復蘇的道路上。隨著一些新影響因素的不斷涌現,全球經濟在總體保持“常態”運作的情況下,分化與動蕩成為關鍵詞。

  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經濟被重點關注。2014年10月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化環比增長-2.1%。但進入第二季度,迅速增加的家庭消費和商業投資以及更平衡的貿易刺激了美國整體經濟的增長,從而使GDP年化環比增長4.6%,第三季度更是達到5.0%的高水準。

  不過,有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隱約覺得,從諸多因素可以看出,美國經濟可能陷入長期停滯。

  經濟數據不樂觀

  近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耶倫正在尋求為今年稍後一些時候開始加息奠定根基,並對美國經濟在過去6個月的表現持樂觀態度。耶倫于2月24日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發表證詞稱,從各方面衡量,美國就業情況一直在改善。

  耶倫説,如果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且一直持續下去,美聯儲將在經濟數據顯示通脹率有望于中期回升至2%目標時判定可以開始加息。耶倫也強調美國面臨來自海外的一系列風險。如在歐元區,復蘇依然疲弱,通脹更已降至低水準。

  但是一系列真實的經濟數據卻顯得沒有那麼樂觀。美國勞工部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的平均時薪僅增加1.7%,略高於1.3%的通脹率。12月私營領域員工平均時薪下降5美分至24.57美元。一週平均工作時間持穩于34.6個小時。

  分析人士擔心,萎靡不振的工資數字可能限制家庭預算,從而抑制消費支出,而消費開支是美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徐秀軍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美國家庭負債佔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仍高達108%,同時家庭收入增長有所趨緩,家庭去杠桿化任務仍十分艱巨。此外,房市反彈仍存較大的不確定性,美元走強也將掣肘出口增長。“這些都會給美國經濟復蘇帶來負面影響,從而增加維持強勁增長的變數。”

  同時,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的2016財政年的預算案中,奧巴馬倡導“中産階級經濟學”執政思路,力爭解決美國的收入不平等問題。報道指出,這實際反映出對美國經濟前景的看法並不樂觀。與上世紀的多數時間相比,美國經濟增長目前比較緩慢,且給勞工創造的酬勞也較少。

  面臨較大償債壓力

  最近半年以來,美元匯率強勢上漲。國際清算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元對所有貨幣的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由2014年6月的100.76上升至12月的108.59。同期,美元對歐元、英鎊、日元與盧布匯率分別升值了9%、7%、17%與61%。

  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分析,雖然美元升值的好處多多,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一,將會顯著降低美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一方面進口增速上升,另一方面出口增速下降,這將導致美國經常賬戶逆差重新擴大。這一局面將會再次降低美國進口替代行業的就業水準,從而引發國內政治壓力。此外,貿易逆差擴大也會降低經濟增速。其二,將會造成美國跨國公司以美元計價的全球利潤縮水,這會降低美國跨國公司的盈利水準,可能引發美國股市向下調整。其三,考慮到美國對外資産多以外幣計價,對外負債多以美元計價,美元強勢升值將會加劇美國的全球凈負債水準。

  對於不斷上升的美國政府債務,徐秀軍提供了確鑿的數據加以證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政府債務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政府仍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2014年美國政府總債務佔GDP的比例為105.6%,較2013年上升1.4個百分點。”

  由此看來,未來幾年,全球經濟的風險猶存,徹底擺脫危機影響的動力仍顯不足,緩慢復蘇將成為常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