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讓國家實驗室一“籌”莫展

  • 發佈時間:2015-03-05 03:31:2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曉瑩

  ■兩會視點

  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王梅祥與國家實驗室有著深厚的感情。從我國開始醞釀籌建國家實驗室時起,他就積極參與論證工作。回想起當初參與研討國家實驗室的定位、發展目標、如何來做、怎麼來選擇等問題,仍歷歷在目。而今,滿腔的熱情期盼卻等來一個尷尬的結果:自第一批國家實驗室籌建至今已經過去十多年,國家實驗室卻至今“籌”字難除。一聽説要聊聊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問題,很少與媒體打交道的他欣然接受了科技日報的專訪。

  王梅祥和廣大科研人員一樣,一直對此很困惑:“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第二隻靴子”何時落下

  據王梅祥介紹,我國從2000年以後開始醞釀國家實驗室建設,“最早先成立了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緊接著,2003年科技部批准第一批共計5個國家實驗室並開始籌建。提起這些國家實驗室,王梅祥如數家珍:“有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清華資訊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還有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到2006年12月5日,科技部召開國家實驗室建設工作通氣會,決定擴大國家實驗室試點,啟動海洋、航空航太、人口與健康、核能、潔凈能源、先進製造、量子調控、蛋白質研究、農業和軌道交通10個重要方向的國家實驗室籌建工作。

  “建設國家實驗室絕不是‘拍腦袋’的決定,它經歷了十分慎重和嚴肅的論證。”一直關注國家實驗室建設的全國政協委員、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燦院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然而,這個當初“讓很多科研工作者感到振奮人心”的決定卻並沒有交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卷”。他打了一個比喻:“就好比第一隻靴子已經掉下來半天了,第二隻靴子何時落下?”

  “過去的十餘年間,主管部門僅對試點的1個國家實驗室進行了專家驗收,對2003年試點建設的第一批其他5個國家實驗室遲遲未開展驗收工作,且對2006年提出的第二批籌建的10個國家實驗室計劃再未提及。”李燦説。

  遲遲不能驗收,在李燦和王梅祥看來,多少有些打擊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實驗室還沒走上正軌,無法得到穩定的財政支援,就連吸引人才時都底氣不足。”李燦説,“實驗室不能只是停留在籌建階段,而應該儘快啟動,做起來。如果一直這麼拖下去,不僅會影響到科技創新,也會影響到國家、政府的公信力。”

  籌建之後別再“愁”建

  建設出“有一定規模的、綜合性的、能夠解決基礎科學的核心與交叉問題,同時又能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的國家實驗室”的願望在學術界得到了普遍認同。“這也是我們對國家實驗室的定位。”王梅祥説。

  “這給國家實驗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燦説,“國家重點實驗室可以主要專注于某項技術或者某個分支學科的基礎研究,而國家實驗室必須要立足於一個大的科研領域,面向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領域。”他還舉了一個例子:“就好比我們熟悉的LED燈,基於這項技術就可能建立起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的目標即是將LED照明技術中的基礎科學研究搞得很好;而如果是一個照明領域的國家實驗室,那就要求它要在照明的方方面面都做研究,比如室內照明、公路照明等,以及照明這個領域的各個學科分支,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

  李燦告訴記者,目前,中央財政對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研究採取穩定支援機制,受到科技界普遍肯定,而國家實驗室目前還是“研究經費的來源仍是以競爭為主,穩定支援的份額很低”。“這就造成研究人員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去競爭資源,難以潛心研究,難免會影響重大原創性成果的産生。”

  除了穩定的財政支援,尚不完善的體制機制也成為令國家實驗室“愁”建的主要原因。在2015年的首屆政協雙週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電腦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林惠民就表示:“體制機制問題體現在很多細節問題上,比如國家實驗室的主管部門問題,人員的編制問題等。看似小問題,其實都是關乎實驗室發展的大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好了,體制機制問題才能解決。”

  這個觀點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沈保根很有共鳴。“細節問題大領導不管,小領導説了不算。久而久之,就成了絆住國家實驗室發展的大問題。”他説。

  不能再錯失良機

  採訪中,王梅祥幾次強調,國家實驗室作為國家級戰略性、綜合性研究平臺,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對於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國家實驗室是美歐搶佔科技制高點的重要創新載體,我們需要有跟我國大國地位相稱的國家實驗室。”他説。

  “美國有很多國家實驗室做得非常好,培養了一批非常優秀的大科學家甚至諾獎得主;實驗室涉足的領域足以支撐整個國家在該領域立足於世界之林;一些研究甚至為全人類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王梅祥説,“國家實驗室在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我覺得我們國家更有能力去培育優秀的國家實驗室,因為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李燦也坦言:“國家實驗室籌建了這麼多年,至今還沒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我感覺真的很可惜。如果國家實驗室建設繼續拖延下去,我們會錯失很多發展的機會。”

  比起李燦,王梅祥顯得更為樂觀:“去年兩會,我的一份關於‘全面深化國家實驗室建設改革’的提案被選為重點提案,又成為常委會常務委員會督辦提案,在今年的首屆政協雙週座談會上,財政部還表示對國家實驗室已預備了穩定支援,我希望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在今年會有一些實質的進展。”

  (科技日報北京3月4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