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去部門利益化”如何落到實處

  • 發佈時間:2015-03-04 16:29:22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十堰新火車站工程建設項目從去年10月開始招標,到現在都沒有成功,是什麼在作怪?就是利益驅使有些違法企業惡意圍標串標惹的禍!”

  在昨日舉行的2015年全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十堰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局長許靜波痛陳一個項目經歷三次招標失敗的經歷:第一次,有人為排除某些競爭對手舉報招標程式錯誤;第二次,現場某投標單位未按時提交原件;第三次,投標單位應到6個、實到2個,不符合規定,只能按廢標處理。

  無獨有偶,在棗陽,某項目報名時有20多家,最後進入投標階段的單位卻只到了四五家。

  對此,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局長丁貴橋坦承,公共資源交易的兩難局面還未得到根本性改變。“一方面,政府失靈,集中交易還只有形式上的集中,沒有從本質上進行變革,導致我們在市場管理上缺乏必要的手段,這也讓我們長期陷入到了行政化管理的怪圈;另一方面,市場失靈,圍標串標等違法現象並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實現公共資源有效合理配置的目標還沒有達到。”

  據該局監督檢查處統計,在去年收到的各類質疑、投訴、舉報件中,涉及招標方有問題的佔一半,突出表現在規避招標、違規招標上;涉及投標方有問題的比例更高,手法主要體現在圍標串標、弄虛作假上;其他的,主要表現在評委串通投標、評審有誤等方面。“來自於體制內的改革阻力依然較大。”丁貴橋表示,儘管去年以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改革,也釋放出了“去部門利益化”的積極信號,但對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的措施還不明確。“一方面,部門職權利益化,形成了利益保護鏈條,造成了市場分割;另一方面,部門利益法定化,形成了政策資源優勢,造成了市場封閉,對我們拓展交易進場範圍造成了困難。”

  不過市場最終證明,公開招投標是減少國有資産流失的最好保證。以黃岡市為例,去年9月,浠水縣清泉鎮交易中心成功交易一宗集體資産租賃項目,最終成交價3743萬元,溢價率47%;蘄春縣對河道採砂項目公開招標,為政府每年增收1600余萬元。

  據介紹,今年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建立統一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納入到全省22個重大專項改革內容,計劃完成投資2.9萬億元以上,加快436個重大項目建設進度。

  丁貴橋表示,今年全省將繼續以查辦大案要案為重點,堅決把圍標串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囂張氣焰打壓下去。其中,“對連續兩次只報名不參加投標的企業或者單位進行警告,超過兩次作降級處理”等規定,有望寫進相關意見和辦法。

  (記者 郭習松 通訊員 陳建新 汪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