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電改方案或在兩會前後發佈 利益衝突仍難調節

  • 發佈時間:2015-03-01 08:52: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財經》報道,新電改方案在春節前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核定,並將在"兩會"前後對外印發。新電改方案重點是"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即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交易平台獨立,加強規劃。

  接近電改方案制定過程的業內人士均稱,從目前來看,新電改方案均是原則性的,具體實施內容涉及不多,必須配套以實施細則,否則難以推進。

  電改目標早已確立 改革屢陷僵局

  事實上,電改的目標早在13年前就已確定。2002年2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即"5號文",確立啟動以"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為目標的電力體制改革。

  隨後,國家電力公司被分拆為五大電力及兩大電網,基本完成了"廠網分開"。根據原定的改革時間表,電力行業應該在2004年完成主輔分離,但阻力重重。直到今日,輸配分開目標都沒有達成。

  業內人士指出,阻撓輸配分開達成的最大阻力來自電網公司。通過賺取差價,電網公司成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長期以來電改難以推動,主要原因除了電網公司自身的改革動力小外,還有牽涉到的部門和企業主體太多,電改陷入僵局。

  四川省水電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在一份《關於推進地方電力體制改革的報告》中就曾指出, "國網一家獨大、獨家壟斷的局面不僅沒有打破,反而不斷擴大,對地方電網的網禁仍未打破,對地方電力220千伏電網建設人為限制,導致縣級供電企業在電力資源開發與配置上出現了‘少了不夠、多了虧損’的嚴重局面。與此同時,國網採取所謂‘代管’方式,無償控制地方電力企業,造成省上授權委託四川省水電集團經營的農網資産28億元懸空。"

  如何調節利益衝突仍是難題

  近年來國網與地方企業爭利愈演愈烈,隨著電改重啟,打破壟斷的呼聲再度四起。按照新一輪電改積極穩妥、分步有序推進的原則,區域電力市場將成試驗田,目前深圳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已經展開,試點工作確定了輸電監管的新模式,即將鋪開的蒙西電網電力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也將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在2015年,其他條件成熟的省份也將逐步展開試點。

  參與新電改方案討論的人士指出,通過電改調節利益衝突是一個難題。與深圳試點相比,內蒙古、雲南、四川等地的情況更為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電網公司、發電企業、用電企業、普通居民都是利益相關者,將是一場攻堅戰。

  有接近電改專家評論稱"新電改方案只是吹響了號角,具體效果要看實施細則"。比如,新電改方案提出"要統籌規劃",但是究竟誰來統籌,怎麼統籌,電網公司與政府主管部門如何分工,這些具體內容卻無從得知,如果沒有這些細則,所謂"統籌規劃"將淪為紙上談兵。

   新電改下的投資機會

  投資策略方面,民生證券電力設備及新能源研究員認為,電改最核心的問題是競價上網,也即是形成電價由市場決定的機制,在買方和賣方均引入競爭,形成多買多賣的市場格局,從而提高發電、供電以及用電效率,達到全社會經濟性;目前國內電價的決定權在發改委和能源局,要改變現有局面,目前主要方法是推進大用戶試點,逐步實現售電側放開,最終形成電價由市場決定的機制。而推進大用戶直購電試點,放開售電側,主要有三個受益方向:1)發電端;2)配電端;3)用電端。

  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電力行業大格局已經有超過十年沒有發生過變化,整個行業萬億級別的銷售收入、資産以及數千億級別的利潤總額,一旦出現自上而下推動的格局改變,將足以造就大量受益主體及資本市場投資機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