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優勢還在嗎?

  • 發佈時間:2015-03-03 21:30:4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旭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越南的鞋類出口愈發紅火。不僅僅是價格上的優勢,隨著越南逐步融入全球經濟以及加入相關協議的腳步加快了速度,可以想見未來越南製鞋業的發展會更好。

  訂單東南飛

  “節後不知道有多少鞋廠能照常開工。身邊不少臺商都已跑到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投資建廠。我們也在考慮今年要不要在越南設立公司。”一家亞洲鞋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在受訪時如是説。

  媒體報道,中國多家鞋業負責人反映,用工成本上漲和勞動力不足嚴重阻礙了中國傳統鞋企的發展,內地鞋業成本優勢基本殆盡,不少人想將工廠外遷到東南亞國家。

  越南海關總局數據顯示,2014年越南鞋類出口市場達4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最大的是美國市場,出口額為33.3億美元,同比增長26.7%,佔越南整個鞋類出口份額的32.2%。其他出口市場如比利時(27.7%)、德國(31.2%)、日本(33.8%)也增速很快。芬蘭為越南出口鞋類增長最快的市場,2014年出口芬蘭增長了215.2%,出口金額為1322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連中國也位列其中,2014年越南出口中國鞋類5.05億美元,同比增長42.2%,總量排在第6位。

  與之相比,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月,中國鞋類産品出口的數量與金額皆出現大幅下滑,其中出口量同比下滑13.5%。2014年,中國鞋類出口562.5億美元,,數量僅增長4.5%。

  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研究所中南半島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褚浩説,由於越南勞動力成本低,國際投資商確實關注並增加對其投資,越南製鞋業因此得到很快發展,現在已經成為越南出口創匯的主要來源之一,國際甚至國內製鞋業有些訂單的確有向越南轉移的情況。“但是,越南製鞋産業技術水準有限,向歐美出口也以中低檔産品為主,原料大多從中國進口。因此,越南的鞋類出口對中國的影響不會太大。”褚浩説。

  僅僅是“口紅效應”?

  長期以來,美國和歐盟是越南鞋類産品的兩個最大的出口國家和地區。

  在歐美經濟增長疲軟之際,這些市場的消費者也傾向於選擇更加便宜的産品,因此進口商們紛紛從越南等國家進口更加低價的商品,這導致近年來越南製鞋業也愈加火爆。也正是因為“口紅效應”,越南出口美國市場的鞋類在不斷增加。與之相比,市場需求日益飽和且貿易壁壘森嚴的歐盟市場則不那麼容易保持持續增長。

  不可否認的是,與中國製造業成本激增不同,越南鞋類製造業的工資水準、原材料、廠房租金等成本因素均價格低廉,越南鞋業有很強的價格優勢。

  此外,隨著在越南投資建廠的外國企業越來越多,他們也帶來了更好的製鞋技術和國際品牌效應,這些無疑也成為推動越南鞋業發展的動力。

  褚浩認為,在製造業已經産生分化的情況下,中國也應注意推動産業升級,加快技術研發,拉開與越南等國在中低端鞋業製造上的差距。

  一體化進程不會變

  越南鞋業的利好因素不僅如此。

  2014年1月1日,歐盟對越南繼續實施普惠關稅優惠政策,包括鞋帽類在內的越南多類商品享受這一關稅優惠政策,同時,中國、泰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國被歐盟取消該項優惠。根據普惠關稅優惠政策,2014年,越南鞋類對歐盟出口關稅將由8%~17%降至4.5%。越南工貿部稱,2014~2016年,普惠關稅優惠政策會為越南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

  根據歐盟的要求,原料自東盟進口占50%以上的越南産品對歐盟出口,才能享受普惠關稅優惠政策。大部分原料從中國進口的越南也趁勢發展其原材料生産,轉變經濟增長模式。

  此外,包括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的談判,以及2015年即將簽訂的越韓自貿協定(FTA)和越俄FTA協議等雙邊協定,也成為了越南鞋業好事將近的信號。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駱永昆認為,鞋類製造業不僅成本要求高,對環保的要求也較高,稍有不慎就會污染環境。可以説,産業轉移是不可避免的。“長期以來,越南都希望享受更多經濟政策上的優惠,並在一定程度上靠近美國。”駱永昆指出,應該看到,東亞一體化的合作和進程是改變不了的,具體到經濟方面的表現就是,儘管行業上是競爭的,但在機制合作上,也就是區域合作的框架是不會改變的。

  駱永昆坦言,可以説,無論是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還是FTA,合作的路徑有很多種,無論各方怎樣爭奪規則的主導權,大的合作框架是一定的。那麼,在這種時候,中國和越南等國應更多考慮如何更好地進行産業對接以及優勢産業更好地合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