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阿根廷學者認為中國經濟步入成熟期

  • 發佈時間:2015-03-03 17:43: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布宜諾斯艾利斯3月2日電(記者葉書宏 趙燕燕)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一直是阿根廷經濟學家關注的熱門話題。“亞洲與阿根廷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古斯塔沃·吉拉多認為,中國經濟的演進方向勢必對包括阿根廷在內的拉美國家産生直接影響,應當成為拉美國家制定政策時考慮的重要變數。

  吉拉多正密切關注中國兩會的召開。他説:“兩會一直是外界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經濟大國最好的窗口,今年兩會適逢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舉行,所以顯得更加重要。”

  談及中國經濟驅動引擎多元化戰略時,吉拉多認為,內需應當成為當前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這不僅能減少對外貿的依存度,而且可以通過擴大進口促進同其他國家的貿易平衡。此外,中國出口導向的工業投資需要通過調整結構,更多轉向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

  吉拉多認為,中國服務行業還有很大增長空間,特別是隨著民眾生活水準和消費層次提升,民眾對服務業的需求不斷擴大並趨向多元化,這為創業者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他説,中國當前鼓勵創新和創業並不是偶然,未來中國軟體和電子商務行業將引領世界潮流。

  談到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吉拉多説,“我自己不是中國經濟的悲觀論者”。他説,中國下調增速是經濟發展到成熟期的信號,“經濟在發展,發展成果所惠及的地區和人口不斷擴大,民眾享受的福利水準也在提升,經濟增速自然會隨著分配面的擴大而有所下調。”

  吉拉多説:“現在要緊的不是數量,而是品質,如果中國決定出口模式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升級,或許現在會犧牲一部分經濟增速,但是從長遠看,這種戰略調整會帶來巨大收益,因為未來不僅能出口高品質産品,而且可以從産業鏈上游控制技術並獲得額外收益。”

  吉拉多認為,“中國十二五規劃取得了巨大成果,特別是在政治、社會和行政改革層面。但過去五年世界經濟的狀況也讓人們看到,經濟規劃目標的實現往往會受到外界波動因素影響,例如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經濟疲軟、石油價格暴跌、烏克蘭危機、希臘債務問題等。”

  吉拉多認為,“新常態”的提法概括了未來中國的全新發展道路,總結起來就是謹慎對待增速而更注重發展品質,這一發展理念轉變對世界具有重要意義。他説,如果中國推動可再生能源創新,優化能源結構,探索出一種環境友好型的增長模式,對當前環境問題趨緊的世界來説將是巨大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