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可移動文物 首次建立“身份證”

  • 發佈時間:2015-03-03 03:31:5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3月2日電 (記者遊雪晴)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在今天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通報了首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進展情況:迄今曆時一年的普查工作,共調查國有單位102萬個,藏品約4500萬件,基本摸清我國國有可移動文物分佈狀況;在普查過程中首次為可移動文物建立起“文物身份證號”和資訊管理體系,針對可移動文物的“國家登錄製度”正在建設中。

  據勵小捷介紹,截至3月2日,經過認定並登錄的藏品1268萬件,上傳電子照片1065萬張,數據存儲量達2.7萬G,並以平均每天6萬件的速度上漲,普查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這102萬餘家國有單位涵蓋國民經濟全部行業類別,普查中同時建立國有可移動文物統一資源庫,每件文物生成唯一的22位全國可移動文物登錄編號,建立起“文物身份證”和資訊管理體系,對全國文物資源實行動態登錄和常態化管理。普查結束後,將公佈全國可移動文物名錄,並開啟公眾查詢,實現普查成果全社會共用。今後將對已登錄文物給予保護經費上的支援,未經登錄的文物有可能面臨出境、展出等受限。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是國務院在“十二五”期間部署,由國家文物局主要負責組織,地方各級政府實施的一項重要國情國力調查項目,是切實維護我國文化安全、加強文化領域國有資産管理的重大工程。

  據了解,在2016年底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後,將繼續開展包括民間收藏在內的文物普查工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