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11所高校藏寶99萬件 90萬件可移動文物在川大

  • 發佈時間:2014-11-27 08:56:29  來源:人民網  作者:程文雯  責任編輯:畢曉娟

  11月26日,記者從全省部分高等院校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會及業務培訓會上獲悉,我省已有11所高等院校申報了文物,申報數量超過99萬件(套),佔到全省申報文物總數的一半以上。

  11所高校中,四川大學申報數量最大,超過90萬件,涉及石刻、書畫、陶瓷、青銅器、古籍、動植物標本等多個種類;西南民族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申報的文物數量也都在1萬件以上;此外,西華師範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綿陽市職業技術學院、民航飛行學院新津分院等高校都有文物申報。目前全國可移動文物資訊登錄平臺已上線運作,這些文物的數據錄入及文物認定工作正逐步推進。

  這次申報的文物中,出現了不少珍品。僅四川大學博物館收藏的書畫文物就有3000多件。其中《元·王蒙、黃公望合作紙本設色山水圖軸》,據四川大學博物館介紹,為目前傳世所見王蒙、黃公望合寫的惟一佳作。二人皆是元代書畫名家,與倪瓚、吳鎮並稱“元四家”。此山水圖軸畫心尺寸長102釐米,寬39釐米,既有王蒙“渴墨繁密”特色,又得黃公望“平淡天真”風骨,民國初年為張大千先生收藏,後幾經輾轉,20世紀30年代由四川大學博物館收藏。

  西華師範大學圖書館則以古籍見長。館內現有民國以前的古籍5000多件,1949年以前出版的圖書原本近6萬件。《西域地理圖説》《黃河歷代遷涉圖》《順治魚鱗冊》3本為清代古籍。其中《西域地理圖説》詳細記載了古稱西域地區的地方管理體系、駐軍情況及風土人情;《黃河歷代遷涉圖》則以地圖形式記錄了自漢代以來黃河水道變化;《順治魚鱗冊》相當於清順治年間的戶口登記冊,記載了部分地區的人口、土地資訊。3本古書對研究我國歷史上的地理變化、人口變遷以及裝訂技術等有著極其重要的文獻價值、學術價值和文物價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