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馬桶蓋的諷喻與昭示

  • 發佈時間:2015-03-03 02:34:12  來源:瀋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聃

  在剛過去的週末,有兩則同樣需要被關注的新聞:一則,春節期間,有多達45萬中國遊客赴日消費,溫水洗凈馬桶蓋成為中國遊客今年的一大購物熱門。而杭州的王先生在大阪的商場驚奇地發現,該馬桶蓋的産地竟是杭州下沙;二則,近日,有網友發帖,中國遊客天價購買的日本大米“一目惚”,很像盤錦出口的“一目惚”大米又被買回來了。記者調查發現,“一目惚”這個品種的日本大米在盤錦最低零售價在6元左右每斤。

  單就兩則消息而言,後者的真實性尚待驗證,但前者應算確鑿無疑。松下官方客服處工作人員亦表示——“這是國內松下廠家生産出口日本的一個型號,專門提供給赴日本消費的中國顧客。這款馬桶蓋的生産標準完全依據日本的相關標準生産,從品質上來講要優於國內的同品牌産品。”

  我不確定,那些在大阪電器商場中大搶“外國”馬桶蓋的中國遊客,知道該産品不過“Made in China”時,他們會否還會對此趨之若鶩?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杭州這家松下公司為中國遊客定制生産這樣一款馬桶蓋時,其一定未曾憂慮過産品可能遭遇的不暢銷命運。道理很簡單,一方面,事實上確實有不少中國人有著對於洋産品的過度崇拜心理,另一方面,這款馬桶蓋的生産標準完全依據日本的相關標準生産,從品質上來講要優於國內的同品牌産品。既然“品質優良”,自然無需過度憂心。一個中國人,不遠萬里到日本,只是為了購買那個在中國生産的馬桶蓋,大概沒有比這更具有諷喻意味的事情了。

  許多品質上乘的産品,在中國國內並非難於生産,而是不少産家都奉行著區別對待的態度——出口到國外的品質上乘,銷售于國內者問題頻出。其實,在許多産品上都可看到類似現象。如國産奶粉一度問題頻發,但調查發現,同樣是這些生産廠家,其銷往國外的産品合格率都在99%以上。如此的悖論和奇幻為何會發生?與其説它緣于國外相對嚴格的産品檢測和準入制度,不如説它來自於國內某種低品質生産和監管的慣性。常態分析,注重用戶體驗、增加産品的附加值,才是企業營利的關鍵路徑。同時公共監管也多粗線條,即便品質問題時有發生,維權也成為難題。兩相比較,“日本馬桶蓋”自然被熱捧。

  不必去嘲笑那些在日本買馬桶蓋的國民“錢多人傻”,同樣無須去指責松下的曲線銷售策略,更需看到的是,海外銷售的熱絡,其實是深層次的境內消費供求關係的扭曲。如何把更多的消費者留在國內?答案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應從製造一個讓人放心的馬桶蓋做起,別整沒用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