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分析2015年春季報告:再造中國經濟增長潛力

  • 發佈時間:2015-03-02 07:49: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增速穩定

  為深化改革創造條件

  2014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實際增長7.4%,較上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是2000年以來的最低增速;CPI上漲2%,PPI下降1.9%。投資增速的大幅下降導致了GDP增速的下滑。

  雖然投資增速大幅下降,但是,民間固定投資增速快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且對第三産業的投資正在逐步擴大。全年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增長強勁,産業轉型升級步伐有所加快,經濟在艱難之中孕育著新的發展空間。預計2015年,在現代製造業以及房地産業以外的第三産業,投資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大。因而,2015年貨幣政策應保證新增信貸資源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新興産業擴張以及民間投資的需求。通過金融領域改革,切實解決長期困擾民間投資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同時,財政政策應著重減輕企業稅負,以確保民間投資的穩步增長。更關鍵的是,政府管理應進一步減政放權,落實負面清單管理,為企業與創業者切實減負,降低投資、創業的各類成本。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調整政策,改善政府管理,再造經濟增長潛力。

  展望2015年,美國經濟將繼續穩健復蘇,增速將達到3.6%。歐元區由於希臘政局變動,其政治不確定性進一步擴大,雖然已推出了新一輪數量寬鬆政策,但其經濟復蘇將是“脆弱且不平衡”的,增速可能僅為1.0%。預計歐元在2015年將延續不斷走弱的態勢,人民幣預計也將小幅貶值。考慮到2015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以及價格的持續下降,預計央行將在2015年第一季度降息25個基點,全年M2增速回升至12.5%。

  在上述外生變數假定下,基於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的預測結果表明:2015年中國經濟雖然仍面臨著下行壓力,但經濟增長有望實現7.0%以上的增速,預計全年GDP將增長7.14%。通貨膨脹率繼續低位下行:CPI將上漲1.74%;比2014年下降0.26個百分點;PPI預計為-2.15%。在進出口方面,2015年以美元、按現價計算的出口總額將增長8.02%,比2014年提高1.94個百分點;進口總額增速將上升至7.57%,比2014年大幅提高7個百分點。受房地産市場走弱以及製造業産能過剩尚未完全消化的影響,2015年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將下降至10.65%,比2014年下降4.5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11.80%,比2014年下降0.32個百分點。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步入新發展階段的一年。經濟增長速度穩定在7%以上和就業形勢基本平穩將為中國政府實現十二五規劃的預期目標,加快實施全面深化改革計劃創造有利條件。

  現階段適度降低

  間接稅比重刻不容緩

  2014年,財政收入僅增長8.6%,創下23年以來的最低增速。但是,從稅收收入結構看,以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和關稅等流轉稅為主的間接稅增速放緩,同時,得益於居民收入提高、汽車消費增長、房産稅、國有土地出讓相關稅種稅基擴容和高增長,直接稅保持較快增長,稅收收入中直接稅與間接稅的比值出現較大幅度提升,由2010年的0.48上升到2014年的0.59。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逐漸提高直接稅比重是深化稅制改革、完善稅收制度的重要內容。當前的間接稅下降,主要是經濟增長下滑,投資下降、産能下降的結果,單個生産或消費行為的邊際稅負效應並未發生變化。換言之,間接稅下降不是因為邊際稅率下降,而是稅基縮小的結果,是隨經濟增速變化而變化的短暫性、臨時性調整。這種由於直接稅、間接稅增速不同導致的直接稅比重上升與稅制調整實現的直接稅比重上升,並不是一回事。

  長期以來,中國以間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由於其可轉嫁性,容易將稅收負擔從生産者轉嫁給消費者,造成消費者實際上承擔大部分的稅負,減少其可支配收入,進而抑制消費增長。此外,間接稅也不具備稅收縱向公平的功能。更多地徵收與個人收入水準直接相關的稅種,有利於調節企業與居民之間的分配所得、縮小各收入階層的收入差距,促進居民消費。

  降低間接稅比重,提高直接稅比重,雖然會帶來間接稅的短期減少,但從長期看,有利於經濟轉型升級,促進企業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帶動稅收的可持續增長,避免被動調整帶來的稅收增速持續下降風險。同時,降低間接稅邊際稅率,在中國現有“含稅價”體制設計下,將促使物價水準下降,提高居民實際購買力,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改善需求結構。

  最後,對比國際上其他國家或地區,目前中國的直接稅比例偏低。中國的直接稅比例不僅低於發達國家、高收入國家,而且低於同等收入國家(中等偏上國家)、中等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因此,中國存在較大的直接稅比重提升空間。

  基於上述分析,利用CQMM模型,課題組模擬分析在2012年至2014年間,提高直接稅與間接稅比例至世界平均水準(0.63)的宏觀經濟效應。政策模擬設計如下:情景之一,保持稅收總量不變,降低間接稅,同時增加直接稅,將直接稅與間接稅的比例調整至新比例。情景之二,降低間接稅,同時保持直接稅不變,在稅收總量下降情況下,將直接稅與間接稅調整至新比例。在這種情景下,模擬既包含稅制結構調整,又進行總量減稅的宏觀經濟效應。模擬結果顯示,調整稅制結構,尤其是在降低間接稅比重的同時降低國民經濟總稅負,將有力地促進投資,擴大消費,提高經濟增長率。

  我們認為,在現階段,適度降低間接稅,進而適度降低國民經濟總稅負,不僅可行,而且必要,甚至可以説是下一個階段再造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重要思路之一。

  從多方面推進

  財稅體制改革

  因此,課題組提出:

  1、2015年應當把總量減稅作為財政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選項,主動通過調整間接稅的邊際稅率,下調間接稅,降低國民經濟總稅負。過去數年的財稅改革進展,有目共睹,但是,無論是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還是更廣義的政府收入佔GDP的比重仍然都保持在較高水準,非稅收入佔比更是逆勢增加。當此發展階段轉換之時,宏觀經濟決策當局應當從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根本大局出發,考慮財政收入以及廣義政府收入佔GDP的合理比重,痛下決心,排除萬難,通過制度性的全面減稅,讓利於百姓,減負於企業,激發社會經濟活力,促進市場主體自主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再造增長潛力,穩定投資,拉動消費。

  2、加快“營改增”。將“營改增”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建築業和不動産、金融保險業、生活服務業等領域,簡化稅率,合理確定一般納稅人標準,為服務經濟發展構建一個適宜的稅收環境。在此基礎上大幅度降低增值稅的稅率。完善消費稅制度。調整消費稅徵收範圍;將消費稅由生産或進口環節改為零售或批發環節徵收,由價內稅改為價外稅;打破消費稅百分百歸中央政府的原有分配格局,劃出一部分補充地方財力。改革現行房産稅,構建一個在持有環節徵稅的房地産稅制度。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抓緊構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適時開徵遺産稅。推動資源稅改革,結合相關資源特點、資源稅費性質,逐步將水流等自然資源納入資源稅徵收範圍。

  3、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縮行政費用支出,提高政府資金使用效率。應進一步削減競爭性領域支出,加大對既有旺盛需求又嚴重缺乏投資的社會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支援力度。同時,著力維護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秩序,釋放市場主體創業、創新的潛力和活力。

  4、推進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強化權力監督。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不是對行政權力的簡單梳理,而是對權力邊界的準確界定,進而解決好政府、市場和社會之間,政府層級之間,部門之間分權的問題,並以此進行組織體系再造、業務流程再造,提升政府治理水準。相應地,也要制定責任清單,健全違法行政責任追究制度。對權力行使中的越位、缺位、錯位行為,予以相應問責處理。同時,還要繼續修訂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減少事前審批,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完善市場監管體系。

  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優化稅制結構,並非為了減稅而減稅,而是要促使生産與消費,在資源佔用和消耗上,各付各的賬,消除交叉補貼。同時,完善地方稅體系,將房地産稅、消費稅、資源稅、契稅等財産行為類稅目作為地方稅的重要來源,促進財力與事權相匹配,實現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有機統一,夯實增長潛力。從國際經驗看,這是一種更好更有效配置資源的方式,一種更有利於提高生活品質的方式,也是一種更有利於老百姓參與公共管理,監督政府行為的方式,一種更有利於培養地方自治、自主管理、公民意識的方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