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報告預測今年GDP增速為7.14%建議實施總量減稅

  • 發佈時間:2015-03-02 03:5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報告預測今年GDP增速為7.14% 建議實施總量減稅

  廈門大學與新華社《經濟參考報》3月1日在京聯合舉行了“2015中國宏觀經濟高層研討會暨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2015年春季預測報告發佈會”,併發布了“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問卷調查”。報告預測,2015年受房地産投資萎縮的影響,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的態勢仍將繼續,預計全年GDP增速為7.14%。與會專家建議,2015年應把總量減稅作為財政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選項,通過制度性全面減稅,降低國民經濟總稅負,進而刺激居民消費和私人投資的增長,再造中國經濟增長潛力。

  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製造業仍然面臨著去庫存壓力,房地産市場繼續調整,商品房在建面積處於歷史高位,房地産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增速將繼續在低位徘徊,基礎設施投資將繼續發揮穩增長的托底作用;最終消費受經濟下滑、居民實際收入增長放緩的影響,對經濟支撐力度減弱。但外部市場的逐步復蘇,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經濟下行的壓力。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指出,當前的外經貿已經有三年沒有完成預期目標和預期任務,下行的壓力很大程度上還在,2015年會更難。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樹成表示,經濟增速下行將會給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一系列問題,不但無法完成到2020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還將會嚴重影響社會預期和企業投資以及財政收入的增長。

  劉樹成指出,未來宏觀調控工作方式應有大手筆,由應急式的項目應對,到中長期的總體應對。201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三大國家戰略,即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具有中長期持久推動力量的戰略支撐。

  “考慮到2015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以及價格可能持續下降,貨幣政策流通速度將放緩,作為貨幣投放重要渠道的外匯佔款進入低增長階段,以及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在目前可能存在失效,央行在堅持穩健基調的同時,將維持定向寬鬆的預調微調,在央行2月5日降準後,有可能在年內繼續降準一到二次,並結合降息以穩定增長。”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燕武表示。

  報告指出,過去三年的政策實踐表明,以定向寬鬆為主的貨幣政策,由於存在嚴重的傳遞梗阻,拉動社會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效力在不斷下降,結構性矛盾才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癥結所在,相比較而言,財政政策更有利於調整結構。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表示,財政政策發揮作用無非是兩條,一條是減收,另一條是增支。現在看來,要避免強刺激政策帶來的經濟結構扭曲,一系列副作用的再次發生,財經政策的著力點更多應放在減收上,而不是放在增支上。

  高培勇認為,減收的著力點應是減稅和降費。減稅和降費如果真想發揮作用,就要減主幹稅種,減大塊頭費用,其中減稅的重點應該放在“營改增”上。“今年如果‘營改增’改革在全國所有行業推行,減稅規模會達到4000億到5000億元。按照三中全會的部署,往前看,到2016年以後,如果能在‘營改增’基礎上進一步降低增值稅的標準稅率,減稅規模可達9000億到10000億元。”他説。

  王燕武也建議,2015年應當把總量減稅作為財政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選項,主動通過調整間接稅的邊際稅率,下調間接稅,降低國民經濟總稅負。“目前我國無論是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還是更廣義的政府收入佔GDP的比重仍然都保持在較高水準,非稅收入佔比更是逆勢增加。當此發展階段轉換之時,宏觀經濟決策當局應當從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根本大局出發,考慮財政收入以及廣義政府收入佔GDP的合理比重,痛下決心,排除萬難,通過制度性的全面減稅,讓利於百姓,減負於企業,激發社會經濟活力,促進市場主體自主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再造增長潛力,穩定投資,拉動消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