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下行風險在哪?

  • 發佈時間:2015-03-02 00:31:2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新華社經濟參考報 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羅伯特

  為及時把握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走向,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自2013年8月首次聯合開展每年2次的“年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問卷調查”活動。這是本項研究的第四次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問卷設計了與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作和政策走勢直接相關的問題,最終收到100位專家的答覆。

  通過本次問卷調查,我們獲得了專家們關於中國當前宏觀經濟運作面臨的主要下行風險、2015年世界經濟形勢、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主要指標的變化趨勢以及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勢等問題最新認識和判斷。現將本次問卷調查結果公佈如下:

  近八成專家認為

  房地産投資增速下滑引發多重危機

  調查結果顯示,77%的專家認為房地産投資增速下滑,引發財政收入增速下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累積等多重危機是中國當前宏觀經濟運作面臨的主要下行風險;68%的專家認為是發達國家經濟復蘇步伐不一,外部需求依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55%的專家認為是各項改革措施的效力發揮緩慢,短期刺激效應微弱;48%的專家認為是貨幣政策對資金使用成本的傳遞渠道堵塞,面臨兩難困境;28%的專家認為是財政收入增速隨實體經濟失速而下降明顯,財政赤字規模將迅速擴大;24%的專家認為是物價水準持續下降,通縮壓力進一步上升;18%的專家認為是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傳遞到就業,造成失業大量增加,農民工返鄉。此外,7%的專家提出了關於中國當前宏觀經濟運作面臨的主要下行風險的其他方面,包括:人們對經濟下行預期增強,投資和消費更加保守;各種政策性或者體制性因素造成的內需不足;收入差距太大;需求刺激政策不得力,需要採取適度擴張刺激政策;製造業産能過剩;地方融資渠道不暢;在結構調整所創造的新的投資熱點和經濟增長點出現之前,房地産和傳統産業的投資增速下降過快。

  近五成專家預期

  2015年美國將在第二季度選擇加息

  根據1月2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2014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約為1.0%。那麼,2015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相較于2014年將會有怎樣的變化態勢呢?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5年歐元區經濟將呈現回暖趨勢,未來經濟增速預計將加快,形勢比較樂觀。但也有超過四成的專家認為2015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呈現緩慢下降趨勢。

  根據1月2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2014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約為2.4%。那麼,2015年美國經濟相較于2014年將會有怎樣的變化態勢呢?調查結果顯示,64%的專家預期2015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在“2.5%—3%”之間;22%的專家預期在“2.0%—2.4%”之間;7%的專家預期在“3.1%—3.5%”之間;3%的專家預期在“3.5%以上”;4%的專家預期在“2.0%以下”。2015年美國或將開啟加息週期,以推動貨幣政策向常態化回歸。為此,我們對2015年美國選擇加息時間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5%的專家預期2015年美國將在第二季度選擇加息;33%的專家預期美國將在第三季度選擇加息;16%的專家預期美國將在第四季度選擇加息;6%的專家預期美國會在第一季度選擇加息。

  八成以上專家認為

  中國房地産市場投資仍保持放緩態勢

  關於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調查結果顯示,56%的專家預期全年GDP增速在“7.0%-7.2%”之間;22%的專家預期在“6.8%-7.0%”之間;17%的專家預期在“7.3%-7.5%”之間;4%的專家預期在“7.5%以上”,只有1%的專家預期在“6.8%以下”。考慮到2014年中國GDP的同比增速為7.4%,因此接近八成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呈現繼續下行的態勢。

  關於2015年中國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的變化趨勢,51%的專家預期2015年中國CPI增長在“1.6%-2.0%”之間;32%的專家預期在“2.1%-2.5%”之間;8%的專家預期在“1.0%-1.5%”之間;7%的專家預期在“2.5%以上”;2%的專家預期在“1.0%以下”。考慮到2014年CPI比上年上漲2.0%,因而超過六成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物價水準將持續下降,通縮壓力將進一步上升。

  關於2015年中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的增長態勢,有九成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PPI仍將繼續維持負數,但是有85%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PPI儘管依然為負,但是將呈現一定的回升態勢。

  關於2015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超過八成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5年的人民幣美元匯率(中間價)將呈現一定的貶值趨勢。

  2014年,中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總額約為50.2萬億元,名義同比增長15.7%,較2013年明顯下滑。那麼,2015年中國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如何呢?調查結果表明,33%的專家預期2015年全年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同比增長在“15.1%-16.0%”之間;26%的專家預期在“14.0%-15.0%”之間;18%的專家預期在“16.1%-17.0%”之間;14%的專家預期在“14.0%以下”;9%的專家預期在“17.0%以上”。總體而言,調查結果表明,相較于2014年,四成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固定資産增速將繼續下滑,超過三成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將相對比較平穩,但也有近三成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將保持回升態勢。

  相對於整體經濟與投資增速的放緩,2014年中國房地産開發投資總額約為9.50萬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5%,增速較2013年顯著下降。那麼,2015年中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如何呢?調查結果表明,66%的專家預期2015年中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在“8.0%-10.5%”之間;18%的專家預期在“10.6%-12.0%”之間;15%的專家預期在“8.0%”以下;只有1%的專家預期在“12.1%-13.5%”之間;沒有專家預期在“13.5%以上”。總體而言,相較于2014年,八成以上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房地産市場投資仍持續保持放緩態勢,約近兩成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房地産市場投資將保持升溫態勢。

  201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26.24萬億元,名義同比增長12.0%。那麼,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的增速如何呢?調查結果顯示,48%的專家預期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名義同比增長在“12.1%—12.5%”之間;27%的專家預期在“11.6%-12.0%”之間;15%的專家預期在“12.5%以上”;7%的專家預期在“11.1%-11.5%”之間;3%的專家預期在“11.0%以下”。因此,調查結果表明,相較于2014年,超過六成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將會呈現一定的回升態勢,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會逐步凸顯,但也有37%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將呈現進一步下滑趨勢。

  2014年按美元計價的中國出口總額累計同比增長6.1%,較2013年有所下降。那麼,2015年中國出口總額累計同比增速如何呢?調查結果顯示,37%的專家預期2015年按美元計價的中國出口總額累計同比增長在“6.1%-7.0%”之間;36%的專家預期在“5.1%-6.0%”之間;13%的專家預期在“7.1%-8.0%”之間;6%的專家預期在“4.0%-5.0%”之間;6%的專家預期在“8.0%以上”;2%的專家預期在“4.0%及以下”。總體而言,調查結果表明,超過五成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出口增長將呈現一定的回升趨勢,這主要可能得益於2015年歐美經濟的回暖態勢,但也有超過四成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出口增速將持續保持下滑趨勢。

  2014年按美元計價的中國進口總額累計同比增長0.4%,較2013年下降明顯。那麼,2015年中國進口總額累計同比增速怎樣呢?調查結果表明,超過七成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進口增速將保持回升態勢,但也有27%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進口將持續保持下滑趨勢。

  多數專家認為

  央行2015年將保持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2014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M2)同比增長12.2%,M2增速低於年初確定的13%的目標。那麼,2015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如何呢?調查結果表明,51%的專家預期2015年M2同比增速在“12.1%-13.0%”之間;26%的專家預期在“13.1%-14.0%”之間;16%的專家預期在“11.0%-12.0%”之間;5%的專家預期在“14.0%以上”;只有2%的專家預期在“11.0%以下”。總體而言,調查結果表明,超過八成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5年M2的增長要快於2014年,這可能意味著2015年中國政府將可能保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2015年央行是否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如果會,可能會在什麼時間?調查結果顯示,37%的專家預期2015年央行會在第二季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35%的專家預期央行會在第一季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16%的專家預期央行會在2015年下半年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但也有12%的專家認為央行不會在2015年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總體而言,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專家認為2015年央行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了中國央行在2015年將保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信號。

  2015年央行是否會降息?如果會,可能會在什麼時間降息?調查結果顯示,35%的專家預期中國央行會在2015年第二季度降息;34%的專家預期會在2015年下半年降息;17%的專家預期中國央行會在第一季度降息;但也有14%的專家預期中國央行不會在2015年降息。因而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專家認為2015年央行會降息,這進一步預示著中國央行在2015年將保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2014年中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速約為8.6%,創下近23年新低。那麼,2015年中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速如何呢?調查結果顯示,42%的專家預期2015年中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速在“8.1%-8.6%”之間;35%的專家預期在“7.5%-8.0%”之間;14%的專家預期在“8.7%-9.2%”之間;7%的專家預期在“7.5%以下”;只有2%的專家預期在“9.3%-10.0%”之間;沒有專家預期在“10.0%以上”。因而調查結果表明,超過八成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5年中國財政收入增長將呈現進一步下滑趨勢。

  面對中國經濟增長繼續放緩,應當實行哪些政策措施以穩增長呢?我們對此也開展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6%的專家主張強化對企業減負,鼓勵和扶持民營企業成為社會投資的主體;73%的專家主張加快推進基礎和壟斷性領域改革,允許民營資本以獨資或混合所有制形式進入壟斷行業參與競爭;60%的專家主張簡政放權,約束政府治理邊界,交由市場支配資源;58%的專家主張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允許適度的中央財政赤字規模擴張;53%的專家主張繼續優化政府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41%的專家主張加快推進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只有20%的專家主張放鬆“定向寬鬆”的貨幣政策限制,實施全面寬鬆的貨幣政策。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超過八成以上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強化對企業的減負,鼓勵和扶持民營企業成為社會投資的主體是中國現階段“穩增長”最重要的政策措施,接近四分之三的專家認為加快推進基礎和壟斷性領域改革,允許民營資本以獨資或混合所有制形式進入壟斷行業參與競爭也是中國現階段“穩增長”的重要政策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對中國現階段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六成的專家認為政府簡政放權,讓市場配置資源也是中國現階段“穩增長”的重要舉措,體現了市場機制對中國現階段經濟增長的重要意義。超過五成的專家認為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繼續優化政府支出結構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對於中國現階段“穩增長”目標也很重要,這體現了一半以上接受調查的專家們對用好財政政策實現“穩增長”的期待。超過四成的受調查專家認為加快推進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是中國現階段“穩增長”的重要政策,這意味著服務業可能成為中國未來新的增長點。多數專家認為現階段穩增長不宜放鬆“定向寬鬆”的貨幣政策限制,實施全面寬鬆的貨幣政策。

  此外,還有11%的專家提出了適合現階段中國“穩增長”的其他政策選擇,包括:理順制約內需的政策性和體制性因素,鼓勵高技術行業走出去;縮小貧富差距;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大大城市社會、環境和交通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促進資金從虛擬經濟部門向實體經濟部門轉移,將加強、改進監管和穩增長的措施有機結合;國企改革實現公平與效率兼顧;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尋求産業調整紅利;推進一帶一路等三大戰略的實施;增加國外投資力度;房地産穩定發展是目前我國宏觀穩定的基礎;政府更多地承擔創業投資風險,完善企業技術進步的動力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