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專家解讀央行降息
- 發佈時間:2015-03-01 19:11:0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1日電(記者安蓓、李延霞)中國人民銀行2月28日傍晚宣佈,從3月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鞏固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的成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為什麼會提出“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分析認為,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油價下跌等因素,居民消費價格(CPI)的同比漲幅下降較快,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的降幅也繼續擴大,通脹率下降的速度超過許多人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名義利率不變,實際利率(即名義利率減通脹率)就會上行,就會導致貨幣條件的緊縮。換句話説,如果維持基準名義利率不變,貨幣政策就可能自動緊縮。
統計顯示,1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0.8%,漲幅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月加深1個百分點,已連續30多個月下降。
“在通脹率下降和實體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之下,適當降低基準利率,努力保持實際利率的基本穩定,目的就是維護中性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應將此舉視為貨幣政策取向的轉變。”馬駿説。
正如央行有關負責人所言,當前物價漲幅處於歷史低位,為適當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間。不過,利率的調整,不僅要看物價漲幅的外部環境,還要看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仍然較高。貨幣政策作為宏觀政策的一部分,理應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預調微調。
馬駿分析,由於銀行仍普遍參照基準貸款利率定價,基準利率對貸款利率水準的影響仍很大。去年11月份降低基準利率之後,銀行的平均貸款利率就已經有所下降,預計這次降息還會進一步起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作用。另外,由於信貸與債券融資之間有一定的替代性,債券的融資成本也會有所下降。由於這次降息基本屬於對稱降息,銀行存款基準利率的下調也會為貸款利率下降提供較多的空間。
經濟結構調整的順利推進,需要經濟形勢大局的穩定。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此次降息有利於鞏固去年11月份降息的作用,推動貸款利率和整個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緩解企業壓力,進而起到穩增長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在降息的同時,又進一步擴大了存款利率浮動區間,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這是為何考慮?
“從去年11月份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以來,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再次決定進一步擴大利率浮動區間,表明瞭央行加快推動利率市場化的意圖。”馬駿解釋説。
馬駿分析,從外部環境來看,即將建立的存款保險體制將為銀行適應市場化利率環境提供更好的條件,資本項目的逐步開放也要求利率市場化基本到位。另外,去年11月份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之後,通脹率繼續下行,存款利率上行的壓力減弱,有些銀行甚至沒有用足上浮空間,表明均衡存款利率已經離上限不遠了,因此加速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風險可控。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部長徐洪才表示,央行進一步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收窄了銀行息差,擠壓了銀行利潤空間,讓利企業。
連平粗略估算,此次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將使銀行存貸利差收窄約22到25個基點(1個基點為萬分之一),凈息差收窄約15到18個基點。
“繼續適度擴大利率浮動範圍,使我們離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更近了一步,也將為我國貨幣政策框架從數量調控為主向價格調控為主的模式轉型創造更有利的條件。”馬駿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