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財經]劉艷:內地經濟引領香港已成新格局

  • 發佈時間:2015-02-28 09: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v.cen.ce.cn/video_info/2015-2-27/1425023693378.json,553,450

  點擊進入《我財經》專題

  近日李嘉誠在長江實業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香港經濟最大的靠山就是內地,如果沒有自由行,預計股市會跌1000點以上。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劉艷在《我財經》節目中表示:“股市跌1000點都是比較保守了,但更重要的是取消自由行,不是取消旅遊的自由行,其實背後是取消資本的自由行,是取消市場消費的自由行,是取消整個香港經濟全球化的自由行。”

  劉艷認為,中國內地13億消費者市場是全球市場的重要板塊,如打不開,很難達到提升香港經濟的作用,內地和香港企業家需要增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容度。“另外,政府已經給了很大的優惠政策,包括資本層面的滬港通和深港通、實體經濟方面的自貿區搭建,不僅要提升內地經濟,還要同步提升香港經濟,不能落下香港。過去是香港帶著內地經濟走,現在是內地經濟帶著香港走,這是一個新的格局。”(中國經濟網記者 賈佳)

  以下是本條新聞的播報內容:

  【播報】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二位的新聞。

  隨著中國CPI的持續回落,以及PPI已經連續35個月負增長。在此背景下,不少機構警告:中國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通縮局面,市場對通縮局面的擔心日趨嚴重。通縮的風險加劇令市場對貨幣政策寄予期望,雖然多名機構人士預測未來央行貨幣政策將以中性為主,但市場對儘快降息的呼聲也越來越多,並有消息稱,3月份降息臨近。

  有業內人士稱,抗通縮最好的工具非利率莫屬,適時降息將成為央行抗通縮的標配工具。2月26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14天期38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顯示了對市場的維穩態度,同時也意味著滴灌仍將是央行補充市場流動性的重要通道。但從現在的情況看,僅靠滴灌恐怕難解實體經濟之渴,抗擊通縮還須祭出降息大招。此外,央行打出降準組合拳,為進一步觀察宏觀經濟是否進入通縮以及該動用何種貨幣政策工具贏得時間。

  【點評】劉艷

  【追問1】另外,近日李嘉誠在長江實業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香港經濟最大的靠山就是內地,如果沒有自由行,預計股市會跌 1000點以上。香港取消自由行對股市有這麼大的影響嗎?

  相關文章:

  網羅財經熱點,聚焦消費話題,歡迎收看我財經。我是龍煦霏,大家也可以通過掃描螢幕右下方二維碼,收看我們節目的精彩視頻。以下是今天節目主要內容:

  1、【導視】國土資源部26日正式公佈不動産登記簿證樣本,並表示各類舊版證書將繼續有效。稍後請評論員劉艷帶來分析解讀。

  綜合十大財經網站,“財經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聞是:

  2、【導視】市場對通縮局面的擔憂日趨嚴重,消息稱3月份降息臨近。

  3、【導視】一帶一路戰略進入早期收穫期,旗艦項目或于3月集中敲定。

  4、【導視】養老金並軌致地方壓力大增,一些單位等改革來接盤。

  5、【導視】油價“兩連漲”已成定局,將全面回歸“6元時代”。

  首先,來看財經今榜的頭條新聞。

  從3月1日起,《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將正式實施。原先分散在住建部、農業部、林業局、海洋局等部門的各類不動産權屬登記將合併,並由統一的不動産登記機構進行登記,“多頭登記”時代將宣告結束。據《新京報》報道,昨日,國土資源部正式公佈了不動産登記簿證樣本,並表示,新版證書和舊版證書在一段時間內將並行使用,各類舊版證書將繼續有效。

  有稅務行業人士認為,儘管統一登記不動産只是産權登記形式的變更,主要目的在於梳理不動産資訊,但如果能夠實現全國聯網資訊共用,將間接為日後徵收房地産稅奠定基礎。知名地産專家張大偉認為,不動産登記這一政策是房地産調控從之前的交易環節調控轉變到存量環節調控的重要標誌性事件,對市場的影響將非常大。只有不動産統一登記後,房産稅才可能全面落地。

  【點評】劉艷

  【追問】我們看到2015年1月份的樓市出現了“量價齊跌”的情況,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今年房地産政策將延續去行政、重市場的調控思路,並有望在營業稅徵收、部分一線城市限購等環節進一步放開,第三輪救市政策正在醞釀,地方政府有可能出臺稅費減免,購房補貼等多種救市政策。您怎麼看這件事?

  【點評】劉艷

  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二位的新聞。

  隨著中國CPI的持續回落,以及PPI已經連續35個月負增長。在此背景下,不少機構警告:中國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通縮局面,市場對通縮局面的擔心日趨嚴重。通縮的風險加劇令市場對貨幣政策寄予期望,雖然多名機構人士預測未來央行貨幣政策將以中性為主,但市場對儘快降息的呼聲也越來越多,並有消息稱,3月份降息臨近。

  有業內人士稱,抗通縮最好的工具非利率莫屬,適時降息將成為央行抗通縮的標配工具。2月26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14天期38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顯示了對市場的維穩態度,同時也意味著滴灌仍將是央行補充市場流動性的重要通道。但從現在的情況看,僅靠滴灌恐怕難解實體經濟之渴,抗擊通縮還須祭出降息大招。此外,央行打出降準組合拳,為進一步觀察宏觀經濟是否進入通縮以及該動用何種貨幣政策工具贏得時間。

  【點評】劉艷

  【追問1】另外,近日李嘉誠在長江實業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香港經濟最大的靠山就是內地,如果沒有自由行,預計股市會跌1000點以上。香港取消自由行對股市有這麼大的影響嗎?

  【追問2】有報道稱,馬雲旗下的螞蟻金服首輪融資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估值預計在2000億元人民幣-2500億元人民幣,認購對象僅限于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並擬於2017年在A股上市。對此,您怎麼看?

  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三位的新聞。

  2月25日,連雲港至哈薩克阿拉木圖的首趟中亞班列鳴笛駛出連雲港,預示著“一帶一路”戰略進入“早期收穫”期。據新華網報道,自“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中國20多個省份投身佈局,並與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合作協議。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已經獲批並在小範圍下發的“一帶一路”總體規劃有望在3月正式對外發佈。

  作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的中巴經濟走廊多個項目將於3月份簽署協議,其中包括中巴鐵路網升級協議。去年年底簽訂的中哈産能合作框架協議中涉及道路建設項目也將簽署協議。目前,“一帶一路”的兩大突破口,新疆和連雲港動作頻頻,新疆將全面啟動絲路核心區五大中心建設,3月底江蘇省政府將在連雲港召開會議公佈“一帶一路”實施方案。無論從資金還是領導層的配備上,都在為良好開局這一方向努力。

  【點評】劉艷

  繼續來看財經今榜第四位的新聞。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根據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原則,各級財政需同時繳納養老保險金、職業年金,同時不降低當前工資水準。從已有的改革實踐看,這一設定將導致地方政府短期內面臨巨大財政壓力,同時,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和差額事業單位的籌資難度大,只能等“並軌”來“接盤”。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68期“經濟每月談”上,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改革以後地方財政的負擔問題肯定是存在的。

  由於改革細則尚未出臺,對於各級政府來説,如何真正實現財政兜底依然還存在著諸多現實的困難和問題。對於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省份,中央如何補助?對於許多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而言,新增的職業年金繳費支出將形成較大的支出壓力,是財政部門增加撥款,還是由事業單位自行創收消化?有專家表示,經過測算,養老金並軌的改革成本可能相當於全國一年的財政收入。如果由地方財力負擔所有改革成本,很可能造成“有錢執行,沒錢就難以執行”的局面。

  【點評】劉艷

  【追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所近日發佈《薪酬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地區間工資差距逐步相對縮小,北京、上海在2012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就已超過7萬元,甘肅新疆黑龍江增速較高。您怎麼看這樣一個數據?

  【點評】劉艷

  來看財經今榜第五位的新聞。

  油價又要漲了,據《證券日報》報道,這將是2013年3月份成品油新定價機制實施以來的最大漲幅。根據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26日數據顯示,2月25日,所有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12.03%。據此測算,自2月2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將迎來上調,每噸上調幅度將達到400元左右,這將是2013年3月份成品油新定價機制實施以來的最大漲幅。

  業內專家表示,自2014年7月份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基本呈現出單邊下跌的狀態,造成這種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各大原油生産方之間的激烈競爭。隨著低油價對於市場供應端的泡沫擠出作用,國際原油價格止跌企穩並反彈的概率也在大幅增加,因此此輪油價上調已成定局。

  【點評】劉艷

  【播報】新聞熱點,財經解讀,以上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謝謝您的收看,您也可以通過掃描螢幕右下方二維碼,收看我們以往節目的精彩視頻。再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