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種田大戶話農桑

  • 發佈時間:2015-02-28 08:18:3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紅衛通訊員程正華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糧食生産是大事。春節期間,在全國南方水稻生産第一縣湖北監利縣,來自全縣的100位種糧50畝以上的大戶先後被監利一米愛心社邀請到監利縣革命歷史博物館參觀傳統農具,暢談黨的農業政策、農業致富商機和糧食生産。

  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12份中央一號文件列印件、傳統農具等被整齊地擺放在博物館農業展櫃裏,“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等展板張貼在墻上。“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個人”、監利縣黃歇口鎮新閘村5組農民畢利霞一邊翻閱監利一米愛心社社員任衝為種糧大戶早就準備好的12份中央一號文件列印件,參觀傳統農具,一邊和周老嘴鎮大李村6組的種糧大戶李金平交流:“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好,種田人能享受服務,這讓我們很受鼓舞。”

  正月初六中午,參觀監利縣革命歷史博物館農業展櫃後,22位種糧大戶圍坐品茗話農桑,開懷暢談備春耕。“種水稻有壓力。”毛市鎮工農村的種糧大戶周斌芳,去年種了1340畝田的水稻,他告訴記者,當地土地流轉費已超過500元/畝,人工、農資成本也漲了,種糧難度增加了。“一號文件上的話寫得實在,説到了農民的心坎上,2015年,我會繼續種水稻,肯定豐産又豐收。”周斌芳説。

  “隨著中央連續出臺十二個一號文件,支農惠農的政策已經相當完善了。中央還適時提高糧食托市收購價,穩定農民種糧收入。”畢利霞説。

  畢利霞認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很多新問題需要破解。新常態下,如何讓農民的荷包繼續鼓起來,已經成為農民最為關注的問題。

  “我完全贊同你的觀點。”毛市鎮老臺村種糧大戶黃建川,在外省開“包子鋪”賺錢後返家,2014年,一口氣包了1300畝田種中稻,純賺了90多萬元。今年,他打算擴種幾百畝雙季稻,一季變兩季,提高種田收入。

  嗑瓜子,品香茗,聊農事,展未來。邊往種糧大戶的茶杯裏添開水,邊認真聽他們聊農事的博物館館長龍敏插話説:“‘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這句話與中央農村工作會上提出的‘人的新農村’一脈相承。”龍敏認為,“人的新農村”應該是農業展現新希望、農村呈現新發展和農民擁有新幸福。

  “説得太好了。”監利縣三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振濤不斷地鼓掌,種糧大戶們也跟著鼓起掌來。

  汪橋鎮河灣村的種糧大戶何慶波種了550畝田的水稻。“除統防統治集體打藥外,其他的基本都要靠自己。耕地、插秧的農忙時節,請工一天要花160元,還管三餐飯;割谷的時候請一個人一天的工錢是120多元。”

  由於租用農機的費用太高,何慶波甚至掏錢置辦了5台小型農機。“如果專業的農機、插秧、收割合作社等隊伍能聯合起來,提供社會化服務,我們種田就省心多啦!”何慶波憧憬道。

  周振濤説:“老何,我們合作社離你們村近,你請我們,我給你打折,服務肯定優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