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動産登記落地了 房地産稅那只靴子呢?

  • 發佈時間:2015-02-27 08:43:09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統一的不動産登記簿證26日正式公佈。包括《不動産登記簿》《不動産權證書》及《不動産登記證明》的統一的不動産登記簿證樣式3月1日起全面啟用。圍繞這件事兒,一系列原生衍生的不動産登記話題再難回避。

  會出現拋售嗎

  對樓市影響幾何?

  “不動産統一登記馬上要實施了,你説,有多套房子的人會不會拋售?如果拋了,房價會不會因此而降下來呢?”30歲的鄭州居民蔣如林已經結婚生子,目前仍租房居住,一直等著出手買房時機。

  蔣如林的問題頗具代表性。儘管實施不動産統一登記的初衷並非降房價,但不可否認其對房地産市場的客觀影響。借助不動産統一登記,個人住房資訊“家底”不清現狀有望得到改變。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説:“這一政策是房地産調控從之前的交易環節調控,轉變到存量環節調控的重要標誌性事件。”

  目前我國房地産行業進入存量調整階段,區域分化明顯,“去庫存”將是2015年市場的主基調。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再創新高,達6.2億平方米,比2013年末增加1.3億平方米,住宅待售面積超過4億平方米。

  儘管部分市場研究機構預計,隨著不動産登記加速,大戶型二手房供應將繼續增加,可能會導致部分持有多套房業主掛牌增多,但對於整個房地産市場不會産生過大影響。

  中國房地産協會名譽副會長朱中一認為,不動産登記和個人住房資訊聯網是房地産長效調控機制最基礎內容,但房價主要還是由供求、預期等因素決定,不動産登記制度本身不會對房價産生太大影響。部分受訪專家認為,條例實施將使決策更為科學、精準,有利於構建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房地産稅還有多遠

  按套還是按面積徵收?

  針對房地産稅山雨欲來的報道,不動産登記局負責人説,儘管不動産統一登記是不動産稅收的技術基礎,但稅收問題只能根據稅法有關要求,依稅收法定原則,由國家依法決定。

  毋庸置疑,不動産登記是房地産稅徵收必要的技術條件,對房産徵收保有環節的稅總得先搞清楚每個人究竟有多少套房。同時,不動産登記的資訊支撐,也將讓房屋轉讓交易環節的契稅、個稅等徵管得到加強。

  不動産登記靴子落地後,會有人出於房地産稅漸行漸近的原因,將擁有的多套房産出售,因為從已釋放改革信號看,房地産稅徵收會保障居民基本住房訴求,主要鎖定多餘房産,房産越多保有環節的稅負將越重。

  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陳飛説:“不動産統一登記的實施,意味著房地産稅徵收腳步日益臨近,對於商品房投機者將是很大打擊,會逼迫部分空置房進入市場,可望有效降低已售住房空置率。”

  當然,房地産稅徵收的技術條件不僅包括詳細了解每個人究竟擁有多少房産,還包括房地産的評估技術等。更為複雜的是稅制設計,究竟什麼算是居民基本住房訴求,按套徵收還是按平方米徵收更合理?……種種問題牽一髮動全身,需要全面考量。

  眾所週知,立法是目前房地産稅改革的路徑。這項改革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牽頭,加強調研,紮實推進。這是説,房地産稅徵收將主要取決於立法進程,取決於取得改革共識、減少阻力、協調關係的進程。不會一蹴而就,但會在預期軌道上前行。

  一些專家也認為,技術條件並非房地産稅徵收不可逾越的障礙,更重要的是讓這一稅種的徵收有理有據。與我國增值稅、營業稅等絕大部分含在價格中的間接稅相比,有明顯直接稅性質的房地産稅如何“直接”從百姓口袋中拿錢,恐怕還與稅收法定、預算透明等大主題改革緊密相連。

  産權話題難止

  商品房70年後怎麼辦?

  隨著統一不動産登記簿證全面啟用,另一個問題浮出水面——房産、地産統一登記凸顯商品房土地70年使用權問題。“土地是不動産的核心。我國經濟發展的很多問題,核心就是土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重光説,不動産統一登記是物權法的要求。而物權法還有許多要求有待落實。商品房土地70年使用權到期後怎麼辦,會在不動産統一登記過程中顯化。“隨著不動産登記推進,登記這一技術問題背後的産權問題會更明晰,依法改革任務也會更明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