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美村風和村民樂
- 發佈時間:2015-02-27 04:32:45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于洪光呂兵兵見習記者李國龍
近日,驅車在山東省萊州市鄉間穿行,籬笆環繞的果園,白柵欄的村居,牌坊藝術的門樓,墻上的貝殼畫、剪紙畫,村內休閒暢聊的村民,一派美麗鄉村的漁鄉風情。
談到美麗鄉村,萊州市委書記李明坦陳:“萊州建設漁鄉特色美麗鄉村,以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和實施鄉村文明行動‘兩大工程’為統領,抓住了環境美化、文明提升和文化引領‘三大切入點’,實現了村莊美、村風和與村民樂的目標。”
“整治”和“建設”結合使村莊“美”起來
在紅布村文體廣場上,村黨支部書記王海春介紹:“原來這裡是條80米長的臭水溝,我們清理出15大車的垃圾,又投資40多萬元改造,才有了這個小廣場。”
市農工辦主任孫磊濤説:“在鄉村環境方面,因為欠賬太久,決定了要走‘整治’和‘建設’相結合的路子。‘整治’為了‘清理場地’,為‘建設’打基礎。‘建設’則是‘一張藍圖繪到底’,制定總體規劃,區分城區、平原、山區三種類別,分類推進。”
今年初,萊州向農村“四堆”發起決戰,投入資金7300多萬元,解決了村內大街小巷和房前屋後的柴草堆、垃圾堆和土石堆、糞堆。
萊州還實施了17大片區、329個村莊的連片改造工程,通過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生活凈化、街巷綠化、村莊美化,建成高標準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70處,村莊環境美化率達98%。依託現有的山水脈絡、風土民情,建設了長35公里,連接200多個村居的山海鄉村文明長廊。
“建後管護運作更是重點。”孫磊濤説,“2011年,萊州就建成了‘戶保潔、村收集、鎮運輸、市處理’的鄉村環境治理模式,近年來又推動向‘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作’轉變,依靠‘財政保底、GPS技術支撐和全程資訊化管理’,實現了健康運轉。”
“四德”和“上榜”結合促村風“和”起來
郭家店鎮朱家村黨支部書記楊秋國介紹:“從1983年開始,村裏就開始張貼贍養老人公佈榜,800人的村子,30年來,沒有發生一起贍養糾紛案,沒有一起刑事案件。”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田長青坦言:“長期以來,提升鄉村文明缺抓手,如何讓無形的文明有形化是關鍵。朱家村的‘上榜’做法,提供了借鑒。”
從2006年開始,萊州依次實施了“孝德工程”、“誠德工程”、“愛德工程”、“仁德工程”,村裏的榜變成了“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還推出了“好婆婆”、“好媳婦”、“好兒女”、“好丈夫”等優秀典型。
“村級的榜是‘小榜’,市裏還有‘大榜’,萊州開展了‘現代孝賢’、‘愛心人物’、‘身邊好人’及幸福家庭、幸福村居等典型評選,讓身邊好人上榜,為善行義舉立傳,引領提升鄉村文明。”田長青説。
萊州“四德榜”村居覆蓋率達81.2%,村裏還建成了600多個“道德講堂”,市鎮村三級建起了5萬多人的典型庫,先後涌現出全國“雙百人物”李登海、“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李京珊、“中國好人”李秋霞等先模人物。
“鄉情”和“活動”結合讓村民“樂”起來
在金倉街道倉南村的廣場舞臺,村支部書記安子平説:“這是文藝隊、呂劇票友隊活動的場所,經常組織演出,全村老少都參與,村文藝隊多次在全市拿獎,還登上了萊州春晚。”
鄉土文化是村民的記憶。對此,萊州聘請北京專業旅遊規劃公司和山東省工藝美院對村文化進行逐村調查,針對不同群落的特點,總結提煉了特色鄉情文化。
延續性的品牌主題活動讓農民“有樂頭”。萊州打造了以喜慶民俗活動為主題的“春之聲”,夏令廣場活動為主題的“夏之舞”,迎國慶慶豐收為主題的“秋之韻”和送科技送文化為主題的“冬之樂”四季文化活動,做到“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天天有歌聲”。
目前,萊州實現農村文化大院全覆蓋,每年舉辦歌舞晚會等活動3000多場次,每年送戲下鄉400多場次、送電影下鄉12000多場次,“萊州廣場文化”成為“山東省社會文化活動知名品牌”和“山東省百個農村特色文化品牌”,萊州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