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拓展田園功能融合城鄉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2-27 04:32:2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紅衛

  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漢,近年來借力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飛速發展,態勢強勁。“在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高速發展的同時,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現代農業,是武漢面臨的更加迫切的現實要求。”湖北省武漢市副市長劉立勇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要以服務城市、富裕農村為導向,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現代農業,與城鎮化同步推進現代農業,用資訊化手段提升現代農業。加大城市支援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跨越式發展設施農業,做大‘菜籃子’,景觀化打造美麗鄉村,拓展農業功能,實施農産品加工倍增計劃,強化農業發展支撐,不斷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都市多功能型農業轉變,用更多的‘現代元素’促進武漢現代都市農業競進提質。”

  “城鄉同步”做大菜籃子

  零散生産與規模需求不適應,單一供應與市場多樣需求不對稱,傳統購銷與現代物流無法匹配,“賣菜難”與“買菜貴”此消彼長。這曾經是武漢這個特大城市一度面臨的最大民生“尷尬”。

  “上設施、擴生産、活流通、抓調控,下決心、下大力氣,全面建設與現代都市相適應的‘現代化菜籃子’。”劉立勇介紹,近年來武漢把菜籃子建設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認真落實市長負責制。去年市政府投資數億元,採取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方式吸納社會資本20多億元新建7萬畝設施蔬菜生産基地,徹底終結了“精細菜”大部分依靠外採的歷史,蔬菜産業生産水準一舉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2013年,武漢市淡水産品、蔬菜總産量分別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位列第1位、第2位。目前,全市蔬菜常年園達到65萬畝、水生菜基地30萬畝,蔬菜保溫設施栽培面積達到50萬畝,食用菌設施栽培面積達到850萬平方米,工廠化智慧化食用菌小區發展到10個,常年蔬菜供應種類達到上百個品種。先後建成精養魚池49萬畝、規模化畜禽養殖小區266個,水産網箱養殖近170萬平方米。

  “多種業態並存構建現代農産品物流體系。”武漢市高度重視新型蔬菜物流業態建設。截至2014年底,累計蔬菜直供點達到263個、社區蔬菜直銷便民店達到340家,在850個小區鋪設電子直投菜箱1500組,加快傳統流通渠道提檔升級。

  全市各類農産品批發市場達到75個,年交易額突破500億元,建成農産品超市200多家、集貿市場417家,年銷售額258億元。2015年將形成武漢城市圈農産品市場,武漢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農産品集散中心。

  安全是“菜籃子”的生命線。目前武漢已經劃定農業適宜生産區、限制生産區和禁止生産區,重點漁業水域和主要種植基地環境監測率達到100%,蔬菜、水産、畜禽標準化生産覆蓋率分別達到80%、80%、85%。建立了779個農産品品質檢測室(點),配備了39輛檢測車和900多人的檢測隊伍,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網路。

  “一三産業融合”做美鄉村遊

  在劉立勇看來,武漢近郊第一産業——農業的發展,與第三産業——服務業緊密結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休閒農業不僅是滿足現代都市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更是改善現代農業發展生態環境的重要載體和有效舉措,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2012年,武漢市提出了“發展賞花遊,打造新花城”的發展戰略,武漢近郊農村迎來了有史以來的最大的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機遇。短短3年,昔日“單調”的鄉野開始色彩斑斕,一個個規模宏大的花海“破繭成蝶”,彩蝶翩飛。

  截至目前,武漢鄉村休閒遊經營單位發展到1168家。2014年,全市以賞花遊為龍頭帶動的鄉村休閒遊接待遊客達2338.81萬人次,同比增長22.87%,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1.3億元,同比增長38.98%。3年時間,武漢賞花經濟經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邊緣産業到城市名片,已培育形成了十大農業節慶、十條賞花遊精品線路、十個賞花經濟專業村,6個山水田園賞花區輪廓顯現,形成了一大批觀光體驗型、農業科普型、農家美食型、民俗農趣型等不同風格的旅遊業景點。

  “在發展賞花經濟中堅持突出市場引導、項目推動、品牌推介三個重點。”去年以來,武漢市賞花遊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7.545億元,江夏五里界賞花大道、東西湖鬱金香主題公園及四季吉祥濱江賞花帶等項目已開門迎客。“老區美景傳千年,暫待閨中無人知”的格局也已被打破,黃陂清涼寨野櫻花與雲霧山杜鵑花、江夏五里界七彩花海、蔡甸索河荷花、新洲倉埠桂花、東西湖鬱金香、漢南楚湘農業園等賞花線路為遊客熟知。

  劉立勇説:“到2015年,全市將形成四季賞花的旅遊體系,建成東湖賞花園、張公堤森林公園及具有不同區域特色的6大山水田園賞花區,建成賞花遊特色鄉(鎮、街)5個,特色村10個,主題景區(點)20個。年接待賞花遊客2500萬人次,賞花遊綜合收入達到60億元。”

  擴規提檔做強農産品加工

  “以農産品加工為核心,實施龍頭企業培植工程,不斷壯大和提升農産品加工規模檔次,提升武漢農産品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源動力。”劉立勇説。

  如今,這源動力愈加強勁。2014年,武漢市農業龍頭企業資産總額達到5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6.5萬人,與農戶簽訂各類訂單面積達200余萬畝,訂單價值65億元以上,實現銷售收入805億元。

  立足全國,面向世界,近年來武漢已經不再滿足於農産品加工“墻內香”,目光更多瞄準的是全國乃至全球市場。重點推進東西湖國家級食品加工區和黃陂武湖、漢南湘洪等農産品加工園區建設,其中東西湖食品加工區引進國內外農産品加工企業100多家,黃陂武湖農産品加工園被認定為國家級農産品加工示範園區。全市加工農産品中“中國馳名商標”總數達到7家,國家地理標誌産品15個,國家級、省級名牌達到36個,品牌數量和影響力都有較大提高。

  通過不斷加大對農産品加工主導産業和優勢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各類資源不斷向優勢産業和企業聚集,武漢農産品加工業發展呈現出集群化、區域化強勁發展態勢。2014年,武漢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2家,全市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達到9家,省級83家,市級271家,其中,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達到13家。

  “未來一段時期,武漢農産品加工業將堅持以發展壯大加工型龍頭企業為重點,新增一批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加工龍頭企業。加強農産品加工‘一區一園’建設,打造農産品特色産業鏈;聚合資金,捆綁項目,以周黑鴨、漢口精武為龍頭,打造水禽産品加工産業鏈;以湖北天種、省種子集團為龍頭,打造種子種苗産業鏈;以普澤天、百點實業為龍頭,打造健康雜糧加工産業鏈;以高龍水産、梁子湖水産為龍頭,打造水産品産業鏈。大力發展農産品物流業。推進物流資訊資源開放共用,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扶持農産品物流企業加快發展。”劉立勇自豪地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