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明星扎堆入股影視公司 李冰冰投華誼賺500倍

  • 發佈時間:2015-02-25 11:33: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元旦,一度被停播的《武媚娘傳奇》,以“封胸”版重回熒幕。巧合的是,就在“封胸”前夜,投資方唐德影視IPO過會,成為年內唯一一家過會影視公司。

  雖然波折,但是唐德影視的知名度,卻不期得到極大提高。對唐德影視及其大股東——《武媚娘傳奇》男一號張豐毅、女一號范冰冰等人來説,這事是利是弊,還真不好説。

  2009年10月30日,擁有李冰冰、黃曉明、張涵予等大批明星股東的華誼兄弟上市,成為國內影視第一股。5年時間過去,通過IPO、借殼、並購等途徑登陸資本市場的影視公司,已經比比皆是;大陸一半以上的一線影視明星,已經成為上市或正在上市的影視公司股東。這在全世界的娛樂圈和資本圈,都可謂絕無僅有。

  自從有了明星入股,財經記者不再關注影視公司的業績增減、作品好壞,轉而一心研究哪個明星身家多少、哪個明星投資收益率如何。業內似乎已經達成一個共識:不是股東的明星不是好演員,沒有明星股東的影視公司不是好公司。這不能不説是個諷刺。

  明星扎堆入股、影視公司扎堆上市,構成2014年A股最大風景。何以如此?無怪乎幾個原因。

  從影視公司角度,在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3隻影視股先行上市後,影視公司的估值被無限提高。一部電影熱映,居然可以帶動華誼兄弟幾個漲停,沒有一個影視公司的老總,不想去蹚下這個水。2014年恰逢影視行業“風來了”,一個二三十人的小公司,就可以估值數億元,於是大批影視公司被並購或預披露謀求上市,潛伏其中的明星們,就一個個冒出來了。

  影視是輕資産行業,核心資源無非劇本、導演、演員三大塊。而明星演員畢竟有限,如果能拉某個明星入股,與公司形成戰略結盟,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從傳播學角度看,如果沒幾個明星股東,一家影視公司還真不容易引起媒體的關注,更難以吸引到資本的青睞。所以,擁有明星股東,對公司有百利而無一害。

  明星們為什麼熱衷入股呢?一則因為錢多,二則因為有戲。

  對一線演員來説,拍一部影視劇就可以拿數百萬薪酬,平時又有那麼多代言、走穴,拿著數以百萬、千萬計的現金,怎麼打理真是個事。炒股太過凶險,炒房似乎過了時候,投資實業又是外行。明星們雖然錢多,其實也蠻焦慮的。

  一個事情成為普遍現象,少不了一個榜樣的刺激。對影視行業來説,這個榜樣就是華誼兄弟上市。

  2007年11月,當時華誼一姐李冰冰投資了18.93萬元入股華誼兄弟,上市前擁有36萬股。兩年後,即使按照華誼兄弟28.58元每股的發行價,這筆投資也有50倍的收益。事實上,2014年華誼兄弟股價最高接近300元(複權價),理論上,最高收益高達500倍。

  拍戲雖然賺錢,畢竟還是辛苦。看到李冰冰一夜暴富,范冰冰能坐得住嗎?孫儷能無動於衷嗎?於是,2011年4月,范冰冰入股唐德影視;2012年10月,孫儷入股海潤影視。明星入股影視公司,遂成為一陣風。演員杜淳,甚至成為強視傳媒、歡瑞影視兩家公司的股東。

  做了股東就是不一樣。華誼兄弟上市的時候,李冰冰説:“以後我要更賣力地為自己的片子積極叫賣,因為每一張票都和我息息相關。”這話,范冰冰、孫儷、楊冪都會説。

  原來,中國影視明星演的大戲,不在螢幕上,而在股市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