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監管鼓勵 傳統銀行“熱擁”網際網路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2-25 11:06:50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銀行監管部門全力營造鼓勵金融創新的監管環境,是記者近期在廣州、深圳兩地調研時的深切感受之一。

  廣深兩地的銀監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已成立專門的創新委員會,確定了“推動良好創新、提升銀行核心競爭力、促進金融穩定和金融創新共同發展”的創新目標,以及“鼓勵創新、適當容錯、堅守底線、聯動監管”的創新監管原則,鼓勵有真實需求、風險可控、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

  當前,將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融入到金融服務中,圍繞網際網路金融展開的金融創新,正激發出廣深兩地銀行業機構的巨大活力。

  金融創新圍繞網際網路展開

  作為引導銀行業深化改革開放的措施之一,廣深兩地銀監部門積極支援轄內銀行業以轉型創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準。

  廣東銀監局副局長任慶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網際網路技術推動了傳統金融業的變革,並帶來了巨大的創新空間。廣東銀監局積極支援轄內銀行業圍繞網際網路技術、大數據展開金融創新,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準。

  深圳銀監局副局長胡艷超也向記者表示,深圳銀監局持續開展創新評估和評獎工作,營造鼓勵創新的監管環境,鼓勵深圳銀行業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網際網路金融,開發出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和示範性的産品。目前,深圳銀監局已制定《金融創新委員會工作規程》,著力強化創新業務監管機制。

  積極擁抱網際網路時代,已成為廣深兩地銀行業金融機構面對網際網路浪潮、利率市場化與金融全球化的共同選擇。

  以廣發銀行為例,該行已率先將網路金融提升到全行的戰略高度,與中小企業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場業務並列為全行四大戰略業務。廣發銀行先後與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網易等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借助網際網路企業的地圖、遊戲、地位、支付等成熟技術捕獲新鮮數據,全方位開展網路金融創新探索實踐。

  “網際網路金融改變了客戶與銀行的互動及業務模式,隨著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傳統銀行需要通過優化業務結構、加快數據挖掘、引入網際網路思維,實現自身轉型升級。”廣發銀行行長利明獻向記者表示。

  平安銀行網路金融事業部副總裁梁超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全面擁抱網際網路的時代,金融業只有將網際網路技術融入到服務手段之中,不斷創新商業模式,有效切入實體經濟,才能在新常態的背景下實現智慧式與內涵式並舉的新增長。” 當前,平安銀行已經確定了“做網際網路時代的新金融”的戰略,並將“網際網路金融”作為該行潛心打造的四大業務特色之一,專門設立了網路金融事業部,作為全行創新商業模式、優化服務手段、提升客戶體驗、推動銀行業務全面網際網路化新常態的裝備事業部。

  佈局網際網路金融,招商銀行已開始探索移動網際網路金融技術研發。2014年12月份,招行發佈移動金融戰略産品“一閃通”。在“一閃通”發佈會上,該行副行長劉建軍提出“手機+金融”模式,指出銀行已步入“無卡化時代”。不論是查詢、轉賬、支付,還是貸款,招商銀行零售業務都在全面佈局移動網際網路。

  “借助網際網路金融,招行一方面可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廣覆蓋的深耕零售客戶需求,提升客戶體驗;另一方面可撬動零售信貸線上、線下O2O聯動模式,實現客戶場景整合,最大限度實現低碳信貸,服務實體經濟。”招行零售銀行部小微企業業務負責人公立告訴記者。

  大數據描畫客戶行為

  銀行業天然具有數據屬性,為順應資訊技術手段快速發展的趨勢,廣、深兩地銀行業已開始將網際網路思維與決策數據化嵌入經營管理全流程中。

  利明獻表示,目前大數據已應用於廣發銀行小企業目標客群定位、客戶準入,額度核定、定價及貸後風險監測。就像一台精密的儀器,時刻了解小企業客戶的運作情況,為銀行的各類差異化産品及金融服務提供決策支援。

  2014年7月份,廣發銀行創新構建的“大數據零售商業智慧決策平臺”上線投産,該平臺整合了客戶在廣發銀行的360度資訊,包括信用卡、存款、理財、網銀、個貸、小企業貸款等。除央行徵信系統外,該平臺還整合了廣發銀行自建的外部資訊數據庫,包括專業市場數據庫、22萬個覆蓋4億多人口的居民社區數據庫、各商會和産業鏈數據庫等,同時還與外部數據庫如工商總局個體戶資訊庫等聯網。

  “借助對客戶消費行為洞察、網路搜索關鍵詞分析,廣發銀行可以描畫客戶圖像和消費熱點,為其提供針對性的産品和服務。”利明獻告訴記者。

  例如,在客戶分群的基礎上,廣發銀行進一步分析客戶消費結構和單筆支出,結合客戶調查發現,年輕白領對中高端電子産品、服裝、箱包的需求較強烈。為此廣發銀行推出信用卡分期産品,滿足年輕人追求時尚的需求。

  大數據也是平安銀行發力網際網路金融的“主戰場”。據平安銀行網路金融事業部副總裁梁超傑介紹,在行銷分析、風險管理、客戶關係維護等領域,平安銀行運用大數據分析的思維,研究和建立數據決策模型,廣泛應用網際網路通訊技術為客戶提供7×24小時的提款、還款和查詢服務,並探索了基於更廣泛的大數據來主動篩選客戶。

  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風控應用,招商銀行推出“閃電貸”移動網際網路貸款産品。通過數據整合和應用,“閃電貸”可對零售客戶進行精準定位,為客戶提供金額1000元遠期可高至50萬元的全線上自助辦理的小額信用貸款。

  “‘閃電貸’在數據應用上,多渠道引用外部數據,深挖內部數據,深化評分卡量化風險管理技術和決策引擎系統的運用,重視客戶行為特徵分析。數據來源包括且不限於人行徵信、工商等外部可獲取個人資訊數據和客戶在招行的資産、負債和交易等銀行內部數據。”公立告訴記者。

  傳統網點向智慧化轉型

  當O2O模式成為移動互聯時代的流行語,擁有大量物理網點的傳統銀行,其線下網點轉型已勢在必行。記者在廣深兩地調研時發現,建行、平安、民生等多家銀行已率先建成智慧銀行、智慧旗艦店、智慧銀行,物理網點嘗試向智慧化轉型。

  “銀行不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在新一輪銀行網點創新升級的浪潮中,建行先聲奪人。

  走進建行位於深圳的一家智慧銀行網點,在營業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台智慧機器人,它能代替傳統的大堂經理回答客戶提出的各種業務問題。機器人旁邊的智慧預處理終端則集業務分流、客戶識別、排隊叫號為一體,客戶只需刷一下身份證,就能把個人資訊傳輸到櫃員的作業系統,大大節省了客戶手工填單的時間,接下來在等候時間就可以充分享受體驗之旅。

  在金融超市,客戶只要在貨架上拿起感興趣的産品卡片,旁邊的螢幕就會自動播放該産品的動漫介紹;在移動金融場景運用區,客戶可通過二維碼支付、閃付、刷卡支付,現場購買飲料,體驗便捷支付方式的魅力;在遠端銀行VTM,客戶可以在遠端櫃員的視頻協助下自助辦理開戶、電子銀行簽約、充值繳費等各項業務。

  “智慧銀行定位於將傳統銀行服務模式和創新科技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新型渠道,在煥然一新的科技和服務體驗背後,凝聚的是建行在科技創新和流程再造上的創新突破。它既是建行産品創新轉移的陣地,也是先進技術手段的展示平臺,通過大數據實現了O2O的設計理念。”建行深圳分行産品創新與管理部副總經理顏培傑告訴記者。

  物理網點轉型,平安銀行力推“智慧旗艦店”。平安銀行旗艦店項目負責人張平方向記者介紹,智慧旗艦店的獨特之處,體現在這臺國內首次推出的綜合櫃員機上,這是一款由客戶半自主操作的設備,通過高科技手段,整合了高櫃、低櫃及現金自助設備的功能,實現了一個櫃員同時服務多名客戶,在分流櫃面業務的同時,讓客戶在開放的空間進行業務操作,遇到困擾可以得到櫃員隨時的引導和幫助,有效地提高業務辦理效率。

  業內先進的VTM也在旗艦店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佔地僅幾平方米的VTM,具有24小時無人狀態下運轉的功能,並能涵蓋平安銀行借記卡、信用卡、理財等大部分基礎業務,其已成為無時間約束、無空間限制的不間斷遠端服務平臺。

  民生銀行首家智慧銀行落戶于深圳前海。在這家智慧銀行內,整個網點從進門到問詢臺、到排號,一路鋪設CRS(自動存取款機)、外幣自助兌換機、票聯通、現金封包機、PAD自主服務台,將傳統的人工櫃檯業務轉變為服務經理協助客戶使用自助設備完成。傳統的銀行櫃檯在這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未來感的諮詢談話倉。

  不過,毋庸置疑,當前多家銀行推出的智慧銀行還停留在産品和技術的展示階段,能否大規模使用尚待實踐檢驗。張平方向記者表示,該行不會在每個城市都建旗艦店,而只是在一些大城市建設,以此吸引客戶,讓平安銀行有一個存在感。不過,平安銀行會將旗艦店已證明有效的服務及技術手段向傳統銀行傳遞,實現傳統網點改造。

  “智慧銀行投入比傳統網點要高,隨著規模化推廣,相信成本會逐步下降,同時,也為國有傳統銀行未來網點發展方向探索一條路。目前,建行主要在一線城市佈局,而且智慧網點有兩個智慧設備已向14000多家傳統網點推廣。”顏培傑説。周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