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微信紅包挑逗了銀行哪根神經

  • 發佈時間:2015-02-25 08:5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曾經以“偷襲珍珠港”之勢成功刷屏財經媒體頭條的微信紅包,今年以更為兇猛之勢襲來,不僅繼續碾壓支付寶、新浪微網志、百度等同業小夥伴,還順便幹趴下了央視春晚。

  基於微信這一強關聯賬戶衍生出來的功能確實所向披靡,財付通官方出具了這樣一組數據:除夕夜“紅包搖一搖”總次數110億次,峰值1400萬次/秒,微信紅包收發達10.1億次。兩年的對比數據可以讓我們窺視到今年微信的兇猛,以除夕夜10:30分用戶發出的紅包為例,1.2億的發出數量是去年除夕夜最高峰值的400倍。

  我們很難從300倍的增量中辨別微信支付具體新撬開了多少張銀行卡,但微信支付憑此一役大大拓寬了自己的移動支付版圖,卻是肯定的。

  先別光説馬化騰又借紅包包抄了馬雲啥的,傳統金融大鱷,像去年馬明哲在壹錢包裏發紅包這回事兒,你還記得嗎?早就成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了吧。

  網際網路的生存邏輯就是蠻打蠻幹,勝者為王。在記者看來,討論這些勝者對傳統金融業態帶來哪些刺激,遠比爭辯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哪家強更有意義。

  寢食難安的傳統金融大鱷中,銀聯算一席,被紅包驅趕至線上支付的用戶有多少已毋庸贅述;一向強勢的銀行也算一席。

  接著上述財付通的數據繼續説話。這些數據綜合表達了一個意思,就是財付通的後臺伺服器很牛,海量數據存儲與分析能力很牛,指令響應能力很牛,程式員工程師們很牛,而作為財付通資金賬戶託管銀行——工行同樣很牛。

  這並不是擦宇宙第一大銀行的鞋,事實上不僅財付通的員工在通宵加班,眾多銀行的轉賬系統也在承受考驗,特別是作為資金賬戶託管銀行的工行,有著資金雙向流動的賬戶託管系統這幾日也嚴陣以待。微信紅包實質是利用微信支付的跨行轉賬功能,將小額資金在各賬戶之間調配。我們動動手指按下的“發送”與“提現”,背後是託管銀行劃付與結算系統的高頻率運作與高強度負荷。

  微信支付目前包含“零錢”與“銀行卡”兩大賬戶體系。有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前者傾向於用戶開在財付通總賬戶的虛擬子賬戶,只要不提出“提現”指令,用戶的錢是躺在財付通賬上的,資金的進出其實是財付通自己在做清算;後者則相當於銀行賬戶間的轉接通道,財付通只管將用戶的指令下達到銀行。

  重點就在於,你若選擇“零錢”模式,相當於你的錢在幫財付通賺利息。即使提現,財付通也賺了大大一筆。因為金額的到賬時間是T+1,而未被領取的紅包會在3個工作日之後才被打回支付方賬戶。也就是説,資金在1~3個工作日才會從財付通開在工行的賬戶上流出。

  這對於銀行的活期存款業務根本就是大大的分流。有研究員將春節前光大銀行主動下調存款利率與紅包大戰聯繫在了一起,他認為儲蓄存款理財化、網際網路平臺等銀行外平臺對存款的分流正在加劇。

  這樣的背景下,光大銀行利率的微降頗有一點拉開銀行差異化競爭大幕的意味。與其以高成本死守存款,不如發展符合自身資源稟賦和能力的商業模式。

  所以,當被微信支付假紅包之手衝擊了零售業務後,銀行們應該為自己爭取一塊新的蛋糕,比如為正在茁壯成長的網際網路新業態們量身定制一些金融服務。以託管業務為例,一些小額、高頻的網際網路交易平臺,與基金、年金、信託、保險資産等其他傳統銀行託管業務相比,交易操作更為頻繁,對時效性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銀行還要對資訊技術系統、合規條款、業務流程重新改造,投入的成本和時間並不少。

  銀行們還應該反思的是,自身的創新可否再快一點?手機銀行、直銷銀行等本來同樣可以承載紅包功能的強實名金融賬戶和APP,為何只能按照“金融功能網際網路化”的軌道前行?同樣拿著銀行牌照卻網際網路基因十足的微眾、網商來了,銀行總得應該來點大招了。

  面對創新一向走在監管前的網際網路金融,稍微反應得慢一點,銀行看到的就是“不好意思,您手慢了,蛋糕被搶完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