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電影成中國人春節文化消費新時尚

  • 發佈時間:2015-02-23 16:07:1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2月23日電(記者 許曉青 毛偉豪)對相當一部分中國人而言,羊年春節幾乎成了“電影節”。《天將雄師》《狼圖騰》等7部電影于農曆正月初一同時登場賀歲,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獎也在春節期間揭曉,眾多影迷陶醉在電影狂歡中。

  據第三方票房統計平臺藝恩網、百度網等對正月初一至初四的電影票房初步估算,四天累計近12億元人民幣,該數字比2013蛇年春節7天票房高出近一倍,預計到春節結束將輕鬆超越2014馬年春節檔期14億元的票房總和。

  近年來,中國已快速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消費市場,2014年全年票房超296億元。

  春節原本是中國人回家團圓的傳統節日,電影消費相對其他節假日而言較為疲軟,但自2012年中國用於商業運營的銀幕總量突破1萬塊,並於2014年加速邁過2萬塊的門檻後,城鄉居民的觀影習慣也隨之逐步改變,“過春節,看電影”甚至變成了一種新的年俗。

  羊年春節共有7部新片于2月19日正月初一扎堆上映,這樣的“壯觀景象”可謂罕見。其中正月初一當天的票房總量逾3.5億元,當天進入影院的人次數超過900萬,這對於講究“大年初一不出門、少出門”的中國人而言堪稱“奇跡”。

  兩年前的蛇年春節,周星馳執導的《西遊·降魔篇》和喜羊羊系列電影幾乎佔據了春節檔的全部份額,2014馬年春節也出現了真人3D版《大鬧天宮》一枝獨秀的局面,如今“七片聯映”依然場場爆滿的情況,讓一些業內人士也始料未及。

  “我們看到了難得一見的市場新動向,類型化、分層次的消費正在初露端倪。”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説。

  走進影院,可以看到成龍領銜的“絲綢之路”動作大片《天將雄師》,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籌備多年的《狼圖騰》,眾星雲集的《鍾馗伏魔》,帶著濃郁賀歲風格的《澳門風雲2》和《衝上雲霄》,還有處於爭論焦點的兩部“爸爸”系列綜藝電影。

  業內人士表示,看似一片“亂戰”,但從排片和市場反應看,中國消費者的春節觀影習慣正日趨成熟。

  “一部分人青睞于‘闔家歡’的喜劇,也有人偏愛文藝氣質的大片,票房分佈實際呈現一種較為理性的排列。”石川分析。

  在上海,一些影迷從大年初一開始,幾乎每天都出門看一部電影,七天假期全排滿。也有不少海外歸國人士,春節裏第一次與親朋聚會,就選擇了看電影。在浙江,一些三四線城市的電影院也是人潮涌動,返鄉觀影者增多。

  今年35歲的海霞是浙江衢州江山人,多年來一直在杭州某服裝企業打工,10歲的兒子只能留在農村老家由老人照看。“一年沒見著孩子了,春節帶他一起看看電影,他告訴我,這可比在村裏放鞭炮有意思!”海霞説。

  儘管海霞全家觀看的《爸爸去哪兒2》是一部根據熱播電視綜藝節目再加工後上映的綜藝電影,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故事片,不過全家依然看得津津有味,覺得“很熱鬧、挺好玩”。

  據了解,自2013年以來,在政策鼓勵下,中國的影院建設逐步向三四線城市擴展,電影銀幕新增份額中有相當一部分投入到中小城市、西部城市中,進一步拓寬了電影消費渠道,滿足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未來,可能會形成一種更加理想的狀態,即不同的院線推出符合各自定位的特色電影、獨家投資的電影,那麼在琳瑯滿目的節慶電影市場上,‘七片聯映’的場面,也就不再令人稱奇了,市場也將更加理性。”石川説,“人們可以享受到更加分眾化、個性化的電影服務,三四線城市電影觀眾的需求也將得到更充分的滿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