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再外出漂泊:江西農村青年利用電商實現創業夢

  • 發佈時間:2015-02-18 13:55: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南昌2月18日電(記者沈虹冰 吳鍾昊)華明特産淘寶店店主龔華明忙完手頭的工作,在農曆春節前5天就開始給自己放假,開車載著家人和年貨到景德鎮過年。

  今年30歲的龔華明是鄱陽湖邊都昌縣左裏鎮人,2008年從江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畢業,他開始和這個縣近20萬外出務工青年一樣,選擇到北京過“北漂”生活。

  “那時是想能在充滿機會和希望的大城市裏先混口飯吃,穩住根基後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龔華明説。

  小龔在北京做起了銷售工作,但很快感到了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小龔在電視上看到了江西生態農産品受到北京市民歡迎的消息,他頓時醒悟:家鄉有那麼多優質的農産品,我為什麼不能把它們賣到大城市來呢?

  當年底,龔華明回到家鄉江西都昌,創辦了這個縣第一家土特産淘寶網店。

  “‘坐繡房’,玩玩電腦就能把錢賺了?”龔華明家人的質疑聲一直伴隨著他創業的頭兩年。“那時是艱難的。”他説,2014年,他的淘寶網店營業額超過80萬元,從售賣農産品中獲得的直接利潤16萬多元,並開始聘請工人。

  在有82萬人口的都昌縣,近年來涌現了2000多名基於農業經濟的農村青年創業典型,他們大多都有外出“漂著”的打工經歷,同時帶回人生新選擇和新理想,在新技術手段的支援下,回鄉選擇了不同於父輩的創業新路。

  在越來越追求生活品質的中國,好的生態農副産品開始有了好的市場,電子商務則很好地解決了農産品的銷售問題。

  2014年,僅浙江一個省的農産品電商銷售額就突破200億。基於電子商務網路和實業的聯動,為中國農村青年開始新一輪創業創造了良好機遇。

  有6年外出打工經歷的女青年羅霞,2012年也帶著丈夫孩子回到了家鄉都昌縣陽峰鄉,籌集60多萬元搞起了獺兔養殖。如今,她的兔場每月能賣出1000多只兔子,年行銷額達60多萬元。在陽峰鄉偏僻的山上,羅霞通過網路採購了所有的生活用品和養殖所需材料。同時為了拓展銷售,她開始和龔華明等人合作,在淘寶上銷售她的養殖産品。

  “我一直在研究農副産品的網路銷售,希望能找到新的發展方向,把鄱陽湖的美味賣到全國乃至全世界。”龔華明道出了自己的“野心”。隨著農産品電子商務基地的興起,農産品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規模化發展,以及農産品食品安全溯源機制的介入,龔華明認為,自己的夢並不是“空中樓閣”。

  而羅霞則有更詩意的生活追求:“我希望過幾年能把養殖基地後面的幾十畝地全部種上花卉,每當春天來臨,花兒盛開,兔子在花海中活蹦亂跳,我們一家人在花海中欣賞美景,那該是多麼愜意的生活!”

  中國各級政府對農村青年回鄉創業給予了政策和資金支援。都昌縣已構建起了服務青年就業創業的服務平臺,以強化對城鄉失業青年、返鄉創業青年農民的資助。3年來,共為604名青年對象發放貸款3020萬元,帶動了8025人就業。

  “農村青年創業是快樂而美好的,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艱苦。”鳴山鄉25歲的大學生村官譚貞娟説。她創辦的養牛場2014年獲得了政府10萬元創業貸款扶助,在拓展養殖規模的同時拓展了網路銷售渠道。而離她不遠的春橋鄉回鄉青年余天助,則因為自己的原創歌曲,獲得了第一筆演出出場費。他們向記者描述了自己的夢想,同時誓言堅持。

  “新一代農民工外出打工接受淘洗,是一種人生經歷。回流不是失敗,他們帶回了新資訊、新技術、新價值觀念。”都昌線上網路團委書記袁奇説:“這些創業的農村青年不同於他們的父輩,雖然同樣是在農村,但他們在努力進行創業謀生與事業理想的轉變,積極實現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對接。他們是當今中國有新想法、新追求的一代新農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