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政部:2014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取得實效

  • 發佈時間:2015-02-13 09:45: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推動下,農機裝備水準和農機作業水準快速提高,農機化新技術加快推廣使用,農民購機用機積極性高漲,為實現糧食生産“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十一連快”提供了有力的裝備技術支撐,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推動農機總量持續增長,進一步優化了農機裝備結構和佈局。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持續調動農民購機積極性,全國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平穩較快增長。2014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已連續實施了11年。補貼資金從2004年的7000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236.5億元,累計投入資金約1200億元,補貼購置各類農機具超過3500萬台(套);2014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預計達到10.5億千瓦,比2004年增加4.1億千瓦,增長64%;裝備結構加快向大馬力、多功能、高性能方向發展,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穫機、水稻插秧機保有量分別超過558萬台、152萬台和66萬台,分別是2004年的5倍、3.7倍和9.8倍。經濟作物、畜牧水産養殖、林果業及農産品初加工機械保有量快速增長。

  二是促進農業機械推廣使用,進一步提升了農機化作業水準。農機購置補貼持續激發農民用機積極性,農機作業面積持續增加,重要農時和薄弱環節農機化水準顯著提高。2014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超過61%,比2004年提高27個百分點。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超過75%,小麥生産基本實現全過程機械化。水稻機械種植、收穫水準分別從2004年的6%、27%,提高到現在的38%、81%,玉米機收水準從2%提高到55%。以農機為載體,精量播種、化肥深施、高效植保、低損收穫、秸稈還田等增産增效技術迅速推廣,保護性耕作、深松整地面積分別超過1.2億畝、1.5億畝,進一步挖掘了糧食增産潛力、增強了農業抗災能力。

  三是農機社會化服務蓬勃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生産方式轉變。目前,全國農機作業服務專業戶、農機合作社等各類服務組織數量分別超過530萬個、170萬個,涌現了一大批懂技術、會操作、善經營的農機能手,每年完成作業服務面積近40億畝,佔全國農機作業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農機田間作業服務收入超過2100億元。2014年,新增精量播種、保護性耕作、高效植保等農機化新技術推廣面積1.2億畝。同時,累計完成深松整地作業面積1.5億畝,超額完成1億畝目標任務。農機社會化服務已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突出亮點,緩解了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對農業生産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了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提高了農業集約化水準和組織化程度。

  四是激發農村有效需求,進一步推動了農機工業穩步發展。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等多個方面的拉動,我國農機産銷兩旺,帶動農機工業快速發展,農機工業總産值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4180.6億元,同比增加8.8%。目前,我國農機産業集群初步形成,科技含量、産品品質和售後服務水準不斷提高,主要農機産品已能滿足國內市場90%以上的需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