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路紅包滿天飛 你搶不搶?

  • 發佈時間:2015-02-13 03:35:35  來源:石家莊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年前市場步入“黃金季”之紅包篇

  網路紅包滿天飛 你搶不搶

  提醒網民警惕支付安全隱患

  本報記者 焦莉莉

  實習生李丹

  過年送紅包,這項承載美好祝願的傳統習俗,歷來備受人們喜愛。自去年微信網路紅包一炮走紅之後,網路紅包愈來愈流行。眼下,臨近春節,微信紅包、QQ紅包、支付寶紅包、微網志紅包、滴滴打車紅包等各類紅包已是滿天飛。

  伴著濃濃的年味,大家在網上樂此不疲地搶紅包,研究各種搶紅包攻略。業內人士指出,網路紅包本質就是社交遊戲,各大網際網路移動終端的“紅包大戰”,實際上還是在爭奪移動支付的市場格局。

  摩拳擦掌搶紅包

  不為金額就圖有趣

  “QQ16周歲,明星發紅包。”市民蘇燕打開手機QQ,跳出的一個紅色圖標讓她驚喜,“又有紅包可以搶了!”

  蘇燕與周邊很多朋友一樣,面對一大波網路紅包,已開始摩拳擦掌,不少人為搶到定點發送的紅包還專門設置了鬧鐘提醒。據悉,從2月11日起,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先後開始發放網路紅包。其中,支付寶錢包將與品牌商家一起發放近6億元的紅包,有現金也有購物紅包;騰訊QQ每天定點由一個明星發出現金紅包;微信則聯合商家,從昨晚開啟春節“搖紅包”活動,宣稱送出金額超過5億元的現金紅包。

  “搶紅包就圖有趣。”眾多網民直言搶網路紅包,主要是為了在搶的過程中獲得愉悅。“其實紅包金額多少無所謂,重在與朋友間的趣味交流。”在河北科技大學就讀的韓曉星説,今年的網路紅包也有很多新意,例如“接龍紅包”、“群紅包”、“面對面遊戲紅包”等,可以一邊玩遊戲一邊向朋友派發紅包,娛樂功能有所增加。

  另外,網路紅包還滿足了一些80後和部分90後對童年的回憶。“收不到長輩們過年給的紅包,有朋友、明星給派發紅包感覺也挺嗨!”一位網民説。

  紅包背後的行銷

  佈局移動支付市場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加入“紅包大戰”,實際上不是簡單的跟風行為,他們所看重的是紅包背後的行銷價值,即搶支付入口、搶用戶數據。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網路紅包對於消費者和網際網路企業而言都是一種有利可圖的遊戲。通過紅包吸引大量用戶、收集海量數據,對於實現精準行銷、佔領市場等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紅包不但要有人參與,還與錢息息相關,這正是移動網際網路與線下商業結合的重要手段。”他説,去年微信紅包一炮走紅後,就帶動了微信支付的發展,改變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支付習慣。同時,這種新奇的行銷手段,也增加了品牌的曝光頻率,在提升用戶粘性的同時,還獲取了新的用戶。

  記者嘗試著從不同渠道搶了幾把網路紅包,發現大部分網路紅包操作簡易且門檻極低,在手機或電腦上簡單點擊就能完成全部的過程,不少網民還一邊“搶”,一邊轉發和討論,很大程度上加深了網民對商家的關注。

  線上的“紅包大戰”,也讓本土商家從中瞧到了行銷價值。國大36524就已經行動並涉足網路紅包行銷,通過抽獎等形式免費送飲料、送指定商品抵用券等,給消費者送紅包。不少國大36524的微信粉絲就嘗到了甜頭,從實體門店內領到了免費獎品。

  個別紅包有陷阱

  莫給騙子發了紅包

  “搶紅包”無疑成為春節的新時尚,為年味增添不少喜氣。但一些真假難辨的網路紅包卻有些招人煩,有的商家頻頻在微信朋友圈裏刷屏,給人感覺更像是商業廣告。市民魏先生説,網路紅包最怕搶到那種變相行銷的代金券,搶到了等於白搶,不僅要邀請多個朋友轉發才有機會參與,或是分享到朋友圈中,最後還要自己花錢去消費。

  還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發紅包的旗號,套取身份證號、銀行卡等個人資訊。前不久,就有媒體報道了搶紅包上當受騙的案例,非但沒搶到紅包,銀行卡裏的錢反倒給騙子發了紅包。

  為此,大家呼籲網際網路企業,必須要保障金融支付安全。搶紅包需要輸入姓名、手機號、銀行卡等資訊,這些資訊提供出去必須安全,如果隱私洩露,資金安全就會面臨威脅。同時,平臺運營商及相關部門也應當實時監控紅包的運營環節,不能放過可能出現的違規行為。

  業內人士也提醒捲入到“紅包大戰”的網民們,“搶紅包”的同時保持警惕,防止資訊安全和支付安全失陷,以免出現得不償失的局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