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網際網路金融 > 正文

字號:  

網路支付安全存隱憂 慎掃二維碼警惕低價陷阱

  • 發佈時間:2014-09-10 07: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其廣泛普及使得網路支付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不過,隨之而來的金融欺詐行為也日益猖獗。據最新上市銀行中報數據顯示,四大國有銀行電子銀行客戶數量已突破10億戶大關。然而,在可喜的增長和如此龐大的客戶群背後,各類銀行卡欺詐犯罪亦呈現爆發態勢。此外,網路金融交易詐騙花樣頻出,防不勝防,唯有提高自身防範意識,才能全面“免疫”。

  網路支付存安全隱憂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楊再平專職副會長在“網路支付安全宣傳月”啟動儀式上透露,截至2014年6月,我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近2.9億人,較2013年底增加3208萬人,半年度增長率為12%。與此同時,手機支付增長迅速,用戶規模達到2億,半年度增長率為63%,網路支付已逐漸成為我國民眾較為常用的支付選擇之一。

  然而,伴隨移動支付用戶增長的是網路支付安全問題的頻出。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近年隨著移動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理財産品的風靡,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手持終端設備的普及,新型移動支付領域也成了釣魚軟體、駭客等的覬覦之地。層出不窮的新型騙術、花樣翻新的駭客木馬,無一不在拷問著網路支付安全問題。

  央視《每週品質報告》在“移動支付的隱憂”一期節目中報道稱,一家專門從事網路安全研究的獨立第三方機構,對近年來銀行卡被通過支付寶盜刷的新聞報道,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部分案例中,因為用戶個人不慎,洩露了隱私資訊,比如被人用複製身份證補辦了手機卡,最終導致銀行卡被盜刷。而另外相當一部分的案例,則都是用戶被動地因為網路不安全的原因,導致銀行卡資金被盜。

  網路支付安全防騙小貼士

  針對目前手機病毒、手機支付安全、電信詐騙等安全形勢越來越複雜,手機用戶應逐步提升手機安全意識。中國經濟網記者查閱了中國銀行業協會銀行卡專業委員會製作的銀行卡網路支付安全宣傳手冊,提醒大家在防範金融詐騙方面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提防虛假客服,切勿洩露動態密碼。辦理網路購物、網路退貨、退款等業務時請認清官方渠道。切勿輕信不明身份的電話,聊天工具或其他形式提供的非正規途徑的網路連結。在收到動態驗證碼時,仔細核對短信中的業務類型、交易商戶和金融,並不隨便洩露給他人。

  網路社交陷阱多,警惕騙子冒牌詐騙。不法分子利用社交網路的熟人關係讓持卡人放鬆警惕騙取銀行卡等相關資訊。針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提醒您,不要輕信在任何社交網路中發送信用卡的卡號、密碼、卡片背面末三位數字等關鍵資訊,以免不發分子假冒親友或盜取聊天記錄,竊取用戶銀行卡資訊。

  慎掃二維碼,降低盜用風險。謹防“山寨”應用軟體在掃碼前,一定要確認該二維碼是否出自知名正規的載體,不要見“碼”就刷。在移動終端安裝殺毒軟體等相應的防護程式,一旦出現有害資訊,可以及時提醒和刪除。

  公用WiFi要長心眼,保護賬戶安全。現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蹭網族蹭網的習慣私設釣魚WiFi,通過木馬程式偷走用戶的資訊。如果要使用商場、酒店等公共WiFi資源,一定要仔細核對用戶名,特別是看到與公共WiFi名類似的用戶名時更要多留一個心眼。

  警惕低價陷阱,拒絕“釣魚網站”。在信任的網站進行購物,不要輕信各種渠道接觸到的“低價”網站和來歷不明的網站。在正規網站購物,下好訂單進入支付頁面時,網址的前綴會變成“https”,此時頁面的數據傳輸是加密的。如支付頁面網址前綴仍然是“http”,就有可能存在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