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備借貸便利擴至全國分支機構 央行備戰資金"年關"大考
- 發佈時間:2015-02-12 07: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日報北京2月11日訊 (記者 陳果靜)試點1年後,中國人民銀行今日決定在全國推廣分支機構常備借貸便利。
央行在2月10日發佈的《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提出,將於今年在全國推廣分支行信貸資産質押和央行內部評級。有關人士表示,上述二者的更廣泛使用,能夠完善貨幣政策工具,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更多流動性支援。
自2014年1月20日起,央行在北京、江蘇、山東、廣東、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試點,由當地央行分支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援,形成了可複製的經驗,完善了央行對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援的渠道。
此次擴大分支機構常備借貸便利,是為了應對春節前的流動性季節性波動,促進貨幣市場平穩運作。此前,中小金融機構雖也能從貨幣市場獲得資金,可一旦面臨流動性緊張,就可能面臨融不到錢或者利率飆升的問題。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臨近春節,市場流動性趨於緊張,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流動性壓力相對更大,如果只能通過銀行間市場一個渠道解決流動性問題,可能會造成個別機構的流動性壓力演變成整個市場的恐慌。將常備借貸便利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以後,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可以從場外向央行分支機構尋求流動性支援,不至於造成整個銀行間市場的緊張。
同時,去年在山東、廣東試點的分支行信貸資産質押和央行內部評級,也將於年內在全國推廣。目前,試點地區初步建立了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的基本制度、操作規程和央行內部評級數據庫,並開展了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操作,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這是貨幣政策工具方面的又一創新。”招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能夠在存貸比約束外,為銀行提供更多的流動性。
與普通的再貸款相比,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更有優勢。此前,央行提供的再貸款基本上為信用貸款,即沒有抵押物和質押物。而採用信貸資産質押方式能夠更好地盤活存量,降低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因此,溫彬認為,總體來看,這些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兼顧了總量和結構上的問題,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去年末常備借貸便利餘額為零
本報訊 記者陳果靜報道:央行日前發佈的《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披露,2014年春節前,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試點地區分支機構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了短期流動性支援,探索發揮常備借貸便利利率作為貨幣市場利率上限的作用,穩定市場預期,促進貨幣市場平穩運作。
根據貨幣市場流動性總體情況,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第二季度以來未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當年末常備借貸便利餘額為0。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3年初創設的常備借貸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是央行正常的流動性供給渠道,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期限為1至3個月。利率水準根據貨幣政策調控、引導市場利率的需要等綜合確定。常備借貸便利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産及優質信貸資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