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企進退之間含金量提升

  • 發佈時間:2015-02-12 02:12:46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日前突然宣佈關閉,松下公司表示近期將從中國撤出兩條彩電生産線,微軟決定逐步關停原諾基亞在華兩家手機生産廠……針對某些外企在華經營調整的事態,有輿論判斷這是“外企撤資潮”的表現。果真如此嗎?

  分析一些外企在華經營的調整,不能只看到“硬幣”的背面,還要審視它的正面。

  2014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約為128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成為外國直接投資第一大流入國。更重要的是,在保持總量穩定增長的同時,外商投資的結構和品質持續改善。這些數據和事實均表明,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並未減弱。相反,由於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中國經濟正在從中低端水準邁向中高端水準,外商對華投資的含金量也隨之不斷提高。可以説,這是外商投資中國進入“新常態”的一些典型表現。

  勞動力成本上升、環保標準提高、稅收等傳統優惠政策取消……目前,中國傳統産業投資相對飽和,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外資超國民待遇的政策已經改變。淘汰一些耗能、過剩的産業,吸引更多外資投入高科技行業和服務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面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趨勢,民營、國有及外資企業都在積極進行調整,尋找新的發展機會。跨國公司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徵和自身全球化業務佈局的新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投資結構、産業格局以及地域分佈,屬於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事實上,近年來遷出中國的外企,帶走的大多是低成本依賴和低附加值産業。但在研發、行銷等高附加值産業領域,鮮有外資遷離,反而是紛紛增加投資。對於中國來講,兩者進退之間,不斷提升的是外商投資的“含金量”。

  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市場規模空前擴大,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而隨著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其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發展階段演進的趨勢更明顯,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無疑是越來越強大的。據悉,中國商務部正在制定新時期全國投資促進戰略,重點研究加強國別招商、産業招商、區域招商;研究提出鼓勵吸收外資轉型升級、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政策措施,制定鼓勵外商投資地區性總部、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的支援政策。這些,都是外商投資中國的“紅利召喚”。

  新華社記者劉歡于佳欣王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