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有多少“不知道”是本該知道的?

  • 發佈時間:2015-02-11 08:31:3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懷仁

  “航班已經取消了,你們怎麼不提醒一下我們呢?”“我們乘坐的這個航班延誤了,大概什麼時候起飛?”“抱歉,我也不知道”……

  出入機場的人常會聽到“不知道”這三個字。其中,有些“不知道”出自旅客之口。本是旅客應該事先知道的事兒,可由於沒有作好充分的準備,的確對一些民航規定不清楚,便會實事求是地説“不知道”。有些“不知道”則是出自機場或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的口中,要麼是真的不知道,要麼還在核實或等待消息,只能對旅客説“不知道”。

  客觀地説,這些所謂的“不知道”本可以是知道的,且都可以想辦法知道。在乘機時,旅客和機場、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各自的責任是明確的,關鍵是主動作為、履行職責。如果旅客和民航工作人員都習慣性地説“不知道”,那麼很容易在乘機的過程中産生一些矛盾。而回顧以往旅客在機場內鬧事的場面,多多少少還真的和“不知道”有牽連。因此,不管是旅客,還是機場或者航空公司工作人員,要在變“不知道”為“知道”上想辦法、下功夫。

  最近的一次“不知道”就給了我們一些啟示。據媒體報道,近日,在某機場,有一位外國旅客本來要乘坐深夜的法航航班前往巴黎,但不知道航班已經取消了,在詢問了工作人員後才知道具體原因。一位記者隨即採訪了20多位旅客,發現只有1人知曉該機場在次日淩晨~早上8時臨時關閉的消息。而這一“不知道”的背後反映出幾個問題。一是旅客自身有沒有事先了解所乘坐航班的最新動態?二是航班取消了,機場或航空公司有沒有按照服務規定通過短信或電話等方式告知旅客?

  本該“知道”卻變成了“不知道”,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實際上,要將“不知道”變為“知道”,很多時候僅僅是舉手之勞的事兒,或是打一個電話,或是上網查點資料,或是多走幾步路,或是多問一句,或是多加一句提示。但是,沒有這些,我們可能遇到不可預料的麻煩,本來幸福的空中旅途最後化為泡影。因此,當我們在機場或在航班上面對一些跟航空安全或出行相關而我們卻不明白的事兒時,我們需要實事求是地説“不知道”,但是更該提前了解那些本可以事先知道的事兒,把自己該做的事兒做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