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富豪熱衷慈善

  • 發佈時間:2015-02-10 00:33:1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球隊,原舊金山49人的主教練吉姆·哈博,要高薪跳槽到密歇根大學的橄欖球隊,他第一年的薪水將是700萬美元。消息一齣就在美國大學和體育界被炒得火熱。密歇根大學憑什麼給一個橄欖球球隊教練如此天價的工資呢?

  對此,《赫芬頓郵報》是這麼解釋的:之所以高薪挖腳著名教練,是因為倘若學校的橄欖球隊贏了比賽,那麼興奮過頭的密歇根校友們便會慷慨解囊給母校捐款。而這些捐款數額肯定會遠大於700萬美元。

  談起慈善捐款,許多美國富人都認同鋼鐵大王卡內基的觀點:“一個人到死的時候還是家財萬貫,這是一種恥辱。”不少美國人認為,人在世上是作為管家來管理上帝交托給他們的財富。他們不是財富的真正擁有者,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孩子們從小就為各種事情捐錢,他們認為幫助有需要的人是理所應當的。

  “我不是對王朝財富的熱衷者,特別是當世界上60億人還比我們窮得多的時候。”巴菲特這樣評價自己的義舉。從當年的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卡內基,到當代的蓋茨和巴菲特……關心慈善事業,捐出大筆善款,美國富翁們似乎都十分熱衷這項事業,為什麼?

  當慈善成為一種文化

  一些華爾街投資家,其中不乏億萬富翁。除了工作職務,他們都很願意介紹自己的其他身份,特別是諸如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大學等頂級名校的校董,或是知名博物館、藝術團體、社會組織的理事。初聽這些頭銜,人們不由為他們的學術造詣肅然起敬。這些投資家卻坦言道,這是捐款後得到的榮譽頭銜,而他們還是很看重。

  據統計,美國現有慈善機構近180萬個,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婦女和兒童權益保護、老年人服務、幫助外來少數族裔等弱勢群體、消除貧困、移民就業、環境和文物保護、預防犯罪、社區改造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慈善基金會,幾乎所有非營利公益組織都接受社會捐贈,包括著名大學、博物館、醫院、文藝團體等。

  這些組織給予慷慨捐款的人很高的回報。美國許多名校,從實驗樓、教學樓到圖書館、禮堂,幾乎都用人名來命名,其中不少是大捐款人,最典型的莫過於哈佛大學,就是用17世紀學校的主要捐贈人名字命名的校名。知名大學的校董可以免費享用學校的會員製圖書館、高級餐廳等最好的設施,參加校內各種高層次論壇和學術交流,不僅能獲得很高的社會地位,也能結識知名學者,獲取資訊,積累人脈資源。

  美國著名經濟時評人蘭伯特説:“在美國,你可以擁有極多財産,但必須有所回饋,而且必須有人注意到,否則你就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大人物。在美國,人們並不景仰富人,而是景仰對社會有所回饋的富人。”美國媒體認為,慷慨捐獻是美國億萬富翁一種不成文傳統,一種成功企業家必備的素質,一種有錢人得到社會認同的標準,一種具有終極誘惑力的精神風範。

  捐贈抵稅何樂而不為

  美國人熱衷捐贈,與美國政府政策鼓勵有很大關係。在稅務方面的優惠政策就是一個例子。

  美國政府1917年出臺了相關的免稅政策鼓勵捐贈。政府稅法甚至鼓勵不是很有錢的人,從自己的工資中捐出一部分錢來免除自己的所得稅,所以後來捐贈就變成非常普遍的現象。而對於一些非營利組織,美國政府對它們進行了強有力的監督,看它們是否在做規定中要做的事情。要是借此逃稅,或是用這部分錢來做生意或替企業做宣傳都是不允許的。

  美國現在執行的稅法規定了什麼是非營利組織,什麼叫公益組織,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其中最不可以做的就是用慈善捐款的錢搞競選、遊説等政治活動。同時慈善基金會自己也有股票,也可以增值,有專門的人管理這些增值,但是不能用這些錢來炒股賺錢。

  美國慈善基金的透明度很高。稅法規定它們每年要向稅務局作報告,陳述它們做了哪些項目,花多少錢,資産是多少。因此它們每年都有年鑒,在網上也可以查到,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去查賬。

  在遺産稅方面,美國規定遺産越多,繳納的稅款也越高。如果一個人留下價值200萬美元的遺産,扣除遺産稅,到繼承者手裏不過一半左右,“留得越多,得的比例越少,大半被國家拿去救濟弱勢群體去了”。每年美國前50項數額最大的個人慈善捐款中,大約有1/5來自遺産捐贈。

  再富不能富孩子

  為什麼美國富豪不把財富傳給自己的孩子呢?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崇尚個人奮鬥打天下,不像其他一些國家尊崇世襲的爵位和財富。很多通過艱苦創業而成功的美國企業家不相信財富可以傳代。他們知道,由於富家子弟在鈔票堆中長大,一輩子不愁吃喝,無憂無慮,容易養成揮金如土、逍遙度日的不良習氣。金錢不但不會給孩子帶來幸福,反而有可能對孩子帶來傷害。

  巴菲特和蓋茨都相信“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則,寧願將錢捐獻給社會也不願多給錢讓孩子去揮霍。蓋茨曾經説過:“當你有了1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明白錢不過是一種符號,簡直毫無意義。”

  蓋茨對社會如此慷慨大方,然而對子女則“吝嗇”。蓋茨曾經公開宣佈:“我不會給我的繼承人留下很多錢,因為我認為這對他們沒有好處。”

  巴菲特也對世襲財富的概念不屑一顧。他説:“我從來不相信王朝世襲式的財富。”中國俗語中把那些出身豪門不務正業的富家子弟稱之為“紈绔子弟”,而巴菲特則把那些從小生長在富裕環境的人比喻為“幸運精子俱樂部的成員”(members of the lucky spermclub)。

  巴菲特在回答記者有關為什麼不把資産留給孩子的問題時説,他相信財富來源於社會,最後也要反饋給社會。他説,他已經給孩子留下足夠的生活費用了。

  崇尚個人奮鬥而非世襲爵位和財富,已經成為美國社會影響最深刻、最被認可的主流價值觀之一。每個美國人從小就被父母、學校和社會反覆教育和鼓勵,要自己追尋“從一無所有到奮鬥成功”,而不是坐享其成。美國孩子要靠做家務掙零花錢,通常滿18歲就要找工作養活自己,甚至繼續住在家裏還要向父母交房租,富豪的子女往往也不例外。

  與崇尚個人奮鬥相關聯的觀念,就是崇尚“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美國大企業家、大慈善家卡內基1889年發表的《財富的福音》中的名句是許多富豪美國的座右銘:“那些遺留下鉅額財富(而不在有生之年捐贈出去)的人們必將受到公眾唾棄,人死富有,死而蒙羞。”同為大企業家、大慈善家的洛克菲勒也指出,金錢等世俗最重要的東西,都是上帝託管于個人而已,並不永遠屬於自己,因此最後要如數歸還上帝,也就是取諸社會,還諸社會。

  另一方面,互濟文化在美國社會影響也很深。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美國人民沒有任何社會保障。後來儘管立國,但一直到聯邦憲法通過前,政府都沒有被賦予稅收的功能,因而也沒有辦法給予公民任何社會保障。這種狀況迫使人們不得不組織起來實行自治,以社區為單位的互濟活動因而十分普遍。美國早期的著名慈善家富蘭克林就是通過大量個人捐款以改善其所在的社區,創立了地方公民組織以及其他公益設施與機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