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活在這邊,咱爸咱媽在那邊
- 發佈時間:2015-02-08 05:27:31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年輕人響亮地説,網際網路是個好寶貝。採購、搶票、出遊、訂餐、掛號、學習、交流,都可以一網搞定。坐在電腦前可以,移動中動動手指也可以,便捷瀟灑省力,經常還更划算。
老年人小聲地説,網際網路離我們很遠。沒有年輕一代的幫助,我們只能到現場排隊。不會用網銀,只能在銀行櫃檯前排隊;不會網購,只能去超市排隊購物;不會網路掛號,只能早起去醫院排隊;不會用打車軟體,只能站在路邊招手。
在網際網路面前,老年與青年仿佛兩條平行線。年輕人和智慧生活在這邊,老年人和傳統生活在那邊。年輕人揮灑自如的智慧生活,在老年人眼裏,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什麼都新鮮,用什麼都怕錯。
代際的差別,歷來有之,卻從來不是絕對。喜歡傳統生活的年輕人,和擅長智慧生活的老年人,也是現實的存在,卻可以肯定,並非所在人群的主流。在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面前,中年人尚且感覺力不從小,又何況缺乏網際網路教育背景的老年人?
我國老年人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億人,每天還有超過25000人加入這個行列,這是一個需要社會關愛的龐大群體。看看電影《桃姐》,即使不缺錢不缺愛,老人們也會一天一天繼續老去,無可抗拒,無力改變,也無可逃避。時間是公平的,生命的蒼老和無奈,也將是你我看得見的未來。被邊緣甚至被遺忘的滋味,一定是不愉快不輕鬆的。
如果只是你看當紅真人秀我看懷舊老電影,只是你保守我開放,代際的差別倒也相安無事。網際網路的強勢出擊,卻讓代溝以資訊鴻溝和服務鴻溝的面目更加突兀地呈現出來。打車軟體的出現,讓打車不再一味“招手停”,卻沒有改變計程車的數量和運作規律;網路購票的運用,讓購票更輕鬆更便捷,卻不可能增加車票的供給,更不可能改變節假日的剛性需求。這些新技術的運用的確便捷高效,卻不可避免地將本來就很有限的資源引導到了資訊富有者的手邊。那些不會使用打車軟體不會網路購票的,就成了無法享用技術進步的資訊貧困者,甚至因此遭遇服務機會的減少和購買成本的提高。被迫處於劣勢的,自然還是那些資訊貧困者。這一貧富格局的形成,並未完全遵照公平的標準。
數字鴻溝這件事,説起來可大可小。往小處説,是衣食住行,是改變生活方式的小事;往大處説,就是關乎社會公平的大事,是網際網路産業高歌猛進背景下一道清晰的傷口。讓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惠及13億人民,當然包括咱爸咱媽。
技術進步帶來的不平等現象是客觀存在,這種不平等還可能不斷加劇——這是專家的科學論斷,卻不是坐視不平等存在的理由,更不該是漠視老年人權益的解釋。讓人們平等便捷地享受網際網路,是諸多行業創業者宣稱的理想,人們也因此對網際網路經濟刮目相看、寄予厚望。“我們堅信,數字鴻溝是個學習問題,是個發展問題,更是個認識問題。”在首屆網際網路大會上,網際網路領軍人物馬雲作出了這樣的判斷。
網際網路的影響毋庸置疑,網際網路的發展不可逆轉,學習和適應網際網路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年輕人如此,老年人也該如此。
到老年人的身邊看看,活到老學到老,其實是句勉勵的話。終生學習,終歸難能可貴。從年輕到衰老,是生命的必然軌跡。讓老年人像年輕人一樣對新鮮事物總是興致勃勃躍躍欲試,不免強人所難。老年人在數字生活中的失落,並不令人意外。簡單地用社會進化論來解釋代際的“新陳代謝”,未免偏頗也太過冷血;脫離年齡的局限去要求所有人緊跟時代永不懈怠,未免有悖基本人性。脫離了自然規律談數字鴻溝,就是屈從於勝利者的驕傲了。
數字鴻溝的形成,是諸多因素的累積和發酵。數字鴻溝的跨越,也該是政府、行業、企業的共同責任。在政府層面,可以採取多種措施推動網路覆蓋、設備普及;同時,降低資費標準,鼓勵多種帶有公益性的教育機構和教育方式,支援幫助老年人“觸網”的非營利機構,讓老年人便利地享用通訊設施,享有學習網際網路的機會。網際網路企業獲益於中國市場,也該捫心自問,想想如何回饋社會了。比如,在應用方面,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加以改進和關照,可能並不需要鉅額資金,卻可以拉近老年人與網際網路的距離;再比如,産品的研發和行銷活動不唯經濟利益,開發價格低廉的公益款,並在服務中給予老年人一定的傾斜。其實對於企業來説,培育銀發經濟,就像賣鞋給從不穿鞋的人群一樣,看似選錯了推銷對象,卻可能獲得空白市場的巨大商機。誰投資誰受益,主動致力於消除數字鴻溝的企業,最終也會享受到消除數字鴻溝後帶來的市場機遇。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