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成為全球FDI最大流入國 折射外商投資戰略轉變

  • 發佈時間:2015-02-07 08:43: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中美(歐)啟動雙邊投資協議談判以來,中國的外資政策改革步伐加快,投資自由化和投資保護程度更高,從而為外商在中國投資戰略的轉變提供了制度保障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發佈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在2014年全球前五大FDI接收國中,發展中經濟體佔據四席,其中中國FDI流入量約為1280億美元(包括金融和非金融部門),實現3%的溫和增長,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FDI接收國;而美國FDI流入規模則從2013年全球排名第一跌至2014年的第三位。

  按常理説,2013年中國FDI流入量已達到124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位,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最大流入國則在情理之中。而美國FDI流入規模下降主要是受到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和未來加息預期,以及Verizon和沃達豐公司回購交易的影響。

  然而,在全球經濟放緩、復蘇乏力的情況下,2014年美國GDP增速出人意料地達到了2.4%,創四年來最大增幅;而2014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4%,創下了1990年以來最低增長速度。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産業工人工資水準和社保繳費已遠高於東南亞,外企稅、所得稅也大幅提升,中國的低成本優勢日趨減弱,外資安全審查日趨嚴格,外商在中國的直接投資興趣有所下降,一些外資企業紛紛撤資,投資于東南亞的一些具有成本優勢的發展中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兩國FDI流入量位次的變化也頗耐人尋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社會經濟發展水準遠遠高於中國,而中國成為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最大流入國是長期趨勢還是偶然的巧合?筆者認為,中美兩國FDI流入量位次變化折射出了外商對華投資戰略的轉變,即從過去的低成本戰略向投資平臺戰略轉變。

  而著眼于未來,筆者認為,中國有可能成為西方外資企業與俄羅斯交易的平臺。在過去一年,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多輪制裁,而俄羅斯經濟的低迷和貨幣劇烈波動也孕育了巨大商機,對於外資來説,趨利是其永恒的追求,中國可以説是西方外資企業規避西方國家管制和日後投資俄羅斯的一個最為理想的平臺和跳板。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的建設也將使中國成為外商投資沿線國家的重要平臺。“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軸心”地位使中國獲得了更多的區位優勢,可能成為外商投資的重要平臺。而“一帶一路”的開發建設,不僅能創造出一個大市場,沿線許多國家雖自然資源豐富,但資金、人才、技術和基礎建設落後,經濟互補性強,在交通、金融、能源、通信、農業、旅遊等各領域投資潛力較大。未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交通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能源合作、區域一體化、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達成的一籃子協議,將大大降低區域內企業投資的成本和壁壘,這對外資企業投資中國具有較大吸引力。

  此外,上海自由貿易區高標準的外商投資政策,也為外資企業的中國投資平臺戰略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幾年來,中國政府進一步轉變執政理念,加大了對外開放步伐,上海自由貿易區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特別是在金融領域放開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意願結匯、銀行辦理大宗商品衍生品櫃檯交易涉及的結售匯業務等;在服務業領域允許設立外商投資資信調查公司、允許設立股份制外資投資性公司等。值得注意的是,自中美(歐)啟動雙邊投資協議談判以來,中國外資政策改革步伐也在加快,投資自由化和投資保護程度更高,從而為外商在中國投資戰略的轉變提供了制度保障。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國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