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農業科技創新厚積薄發正當時

  • 發佈時間:2015-02-06 03:31:3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胡立剛

  上海農業,憑藉近70%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引領著中國都市農業。在中國農業産業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歷史節點上,上海農業科技創新能否跟上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的步伐。近日,記者通過對市場主體、科研推廣機構、政府三個層面調研後發現,因一脈相承保護好了農業科技創新文化基因、不斷完善以人為本的創新制度體系,上海農業正滿懷信心融入城市科技創新的節奏,以昂揚的姿態緊跟著世界農業科技的潮流。

  市場主體:先行一步向消費導向轉型,農業科技創新在螺螄殼裏做出大道場

  2013年6月中旬,“食用菌工廠化栽培技術”高級人員培訓班在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開班。

  “這次培訓班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承辦,專家老師悉數來自食用菌研究所,看似一次小規模的培訓班,卻實實在在地拉開了中國食用菌産業進入工廠化生産的時代大幕。”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所所長張勁松説。

  2014年年底數據顯示,中國食用菌産業工廠化産量佔了産業總産出的7%,而上海則已達到80%。

  一連串的資訊、數據大致勾勒出了上海作為食用菌工廠化大本營的輪廓,而輪廓中最為清晰的那一點,非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莫屬。

  不論是第一家實現食用菌工廠化生産的上海益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還是被正式授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金針菇工廠化生産技術示範基地”的超大(上海)食用菌有限公司,抑或是後來居上全國前三甲的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的快速成長,都離不開食用菌研究所這個堅強的後盾。

  食用菌産業如此,500億元産值輪廓已現的中華絨螯蟹産業同樣如此,只不過這只蟹的背後是上海海洋大學水産與生命學院的專家團隊。

  食用菌、中華絨螯蟹産業是上海傳統強勢産業的代表,因為連貫傳承了創新文化,使得全國數以千萬計的職業農民享受到上海農業科技創新的成果,獲得了上海農業科技創新在螺螄殼裏做出了大道場的美譽。如今,這一美譽在最具農業科技前沿的農業資訊化方面再一次得到體現。

  在去年青島農交會上,升級版的“農民一點通”、農業物聯網系統平臺吸引了無數眼球。可視可通話的一點通在滿足郊區農民分享農業政策、農技推廣、專家諮詢、村務公開、涉農資金公示及三資公示等服務外,又增加了便民服務,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方便完成手機交通卡充值、水電煤交付、信用卡還款、醫療預約掛號等日常所需事項,而以用戶為中心推動全要素共用、全系統整合、全過程協同,探索形成農業物聯網可看、可用、可持續、可推廣的上海模式系統平臺,更是讓與會者對中國農業資訊化的未來充滿期待。

  而這一切創新成就的背後,仍然是以上海農業資訊化有限公司等市場主體為代表的企業活躍在各個産業環節。2014年下半年,隨著上農信走出上海的戰略轉型,上海農業資訊化也迎來了新時代,由産品輸出轉為以系統整合應用為標誌的資訊化服務平臺輸出。

  “以企業創新為主體、産學研相結合的科技成果産業化是上海農業科技創新的核心模式,這一模式能不斷被完善,毫無疑問是得益於上海這座城市的創新文化基因和創新大環境。”上海市農科院院長吳愛忠説。

  科研推廣機構:傳承與發揚創新環境是上海農業科技緊跟世界潮流的密碼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讓全國人民對學名為團頭魴的武昌魚充滿期待,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是上海海洋大學水産與生命學院的教授們歷經15年研究出的上海市第一個水産新品種“浦江1號”,才讓天南海北的尋常百姓品嘗到了武昌魚。

  “三代教授圍繞一條魚並推廣到全國26個省市,是武昌魚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根源,要實現‘十三五’出一個更耐低氧更抗疫病的新品種,讓産業生生不息惠及最廣大農民和消費者,更需要我們團隊不依不饒圍著這條魚。”團頭魴科研團隊帶頭人之一的鄒曙明教授説。

  三代人圍著一條魚、一隻蟹、一隻菇的精彩故事,在訴説著創新主體們的創新曆程的同時,更多的是傳達了上海為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大環境而做出的連貫性努力。

  “上海市各級政府在這方面的作為真是體現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不管是市農委還是市教委、市科委,出於農業産業健康持續發展的考慮,給予農業科技創新項目的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支援。”以高效生態養殖技術推動中華絨螯蟹産業價值鏈重構的成永旭教授説。

  基於國情和農業産業的現實,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很難做到地方與全局、短期與長遠利益的兼顧,對於上海這樣受到土地等自然資源極度約束的高度發達區域,更是無法從地域利益的角度去考量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産出,因此,上海各級政府的長期投入除了凸顯上海城市精神,沒有第二種解釋。當然,上海得到了應得的回報,隨著這種精神的不斷昇華,上海的吸引力影響力也不斷被推向新的高度。

  “我一直強調,沒有上海,就沒有上農信,在企業內部如此,在全國各地的客戶面前也是如此,如果説企業每一次創新都為中國農業資訊化事業發展作出了相應的貢獻,一定是歸功於上海這座城市的。”上農信董事長佔錦川説。

  “圍繞産業效益搞創新是戰術層面的,圍繞産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才是科技創新戰略,上海在這方面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上海海洋大學水産與生命學院院長李家樂説。

  李家樂告訴記者,這幾年國家層面一直在努力探索依託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深化協同創新,上海又一次走在了前面,對解決長期以來形成的農業科技條塊分割、資源分散、低水準重復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

  李教授的觀點,與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朱建華的觀點高度一致,朱建華告訴記者:“科技成果轉化是農業科技二次創新,是現代農業由生産導向向消費導向轉型的重要保障,上海特色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正全面體現出科技創新示範應用成效。”

  各級政府:以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為抓手,打造政産學研一體化“上海模式”

  政産學研一體化被認為是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的最佳模式,但是,針對長期以來形成的農業科技條塊分割、資源分散、低水準重復等問題,通過什麼樣的載體、抓手實現一體化,卻是各有各的招。上海自2010年開始探索把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作為政産學研一體化的抓手,這一有益探索最終形成了被國家産業體系認同的上海模式,隨著這一模式的不斷完善。上海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則從原先的水稻、綠葉菜、西甜瓜、中華絨螯蟹四大産業擴大到蝦類、生豬和果業共七大産業。

  市農技推廣中心在水稻、綠葉菜、西甜瓜三大産業體系中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上海模式”究竟有怎樣的威力?

  “水稻生産從高産優質轉變為優質高産,蔬菜生産從常年保供轉向均衡供應,瓜果則從季節性供應到實現週年化供應,這些轉型升級實實在在體現了‘上海模式’的威力。”中心副主任張瑞明説。

  而上海西甜瓜産業體系首席專家、農技推廣中心園藝科科長范紅偉則告訴記者,國家西甜瓜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許勇認為“上海模式”的本質是,探索如何通過團隊的力量協調破解從“種”(品種培育)到“收”(品牌銷售)全産業鏈關鍵技術問題。

  創新目標與道路選擇決定了團隊架構和管理的獨特性。首席專家負責制下以首席專家、專業組、綜合試驗站、技術示範點為特徵的創新團隊因時而生。

  記者了解到,上海優質高産雜交粳稻自主智慧財産權品種從2011年的不足20%上升到33%,通過品種選育解決了茬口等蔬菜供應中的難題從而率先提出了蔬菜均衡供應的上海菜籃子模式,突破適宜於上海地區春夏季大棚栽培的西瓜甜瓜品種實現地産西甜瓜的週年化供應,等等這些成就,展示新時期上海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同時,還引領了從生産導向到消費導向的産業理念和實踐。

  “上海各級政府特別是市農委這些年一直在努力完善‘産業導向、穩定支援、適度競爭、聯合協作、科學評價’的農業科技運作機制,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主體,國家級和省部級創新平臺為重點,一批區域特色研究所和企業研發中心為亮點,農業科技園區和示範基地為載體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也日趨完善,這是上海農業科技創新自信的基礎。”市農委秘書長邵啟良説。

  自信源於制度建設和文化積澱,上海不但貴在行動,還貴在執著、連貫。

  2007年上海市人大出臺了《上海市促進農業科技進步若干規定》,以法律保障的形式,促進農業科技進步,2009年市農委和市財政局出臺了《上海市科技興農項目績效評估暫行辦法》,率先在全國開展科技成果的績效評估工作,2012年,又出臺了《市農委關於本市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的實施意見》,這些法規意見與機制一起構建起了全面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從而保障了投入和效率。

  記者從市農委科技處副處長田吉林處了解到,“十一五”以來,上海圍繞農業種質創新與良種良法整合應用、生態迴圈農業技術整合應用、資訊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食用農産品標準化生産和安全保障技術研究、農産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究和應用等科技創新重點方向,市科技興農項目資金累計投入11.15億元,對市農業學校和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兩所院校的投入年均增長超過19%,對市農科院、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等4個農業科研院所的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對農技推廣中心等單位投入年均增長約10%。

  這些投入,至少確保了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0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上海市設施園藝重點實驗室等20多個部市級創新平臺的發展,穩定了市、區縣、鄉鎮三級農技推廣體系,強化了以“三支隊伍”建設為重點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