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激發農村改革活力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 發佈時間:2015-02-05 04:31:2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寧啟文白鋒哲)2月2~3日,首次針對全國涉農媒體負責人和“三農”新聞工作者的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培訓班在北京舉行。培訓班邀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分別就推進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農村改革和增加農民收入等問題作了專題報告。他們一致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必須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動力,以法治作保障,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

  2月1日,新世紀以來連續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一公開發佈,中國記協國內部和中華全國農民報協會就聯合舉辦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培訓班。培訓班的專題報告站位高、視野廣、內涵深,分析透徹、數據翔實、觀點鮮明,是中央一號文件的立體解析,是“三農”問題的全景透視,為學員們提供了一場營養價值極高的思想盛宴,使學員們清晰透徹地認識到當前“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和機遇挑戰。

  陳錫文在解析一號文件精神時指出,雖然糧食生産和農民增收分別實現了“十一連增”和“十一連快”,是反映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的兩個標誌性指標,但是農業農村改革發展也面臨著複雜的矛盾和問題。農業生産成本快速攀升,國內大宗農産品價格普遍高於國際市場,農業補貼已接近WTO黃箱政策上限,農業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從而破解這些難題是“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法治建設為保障,緊緊圍繞農業農村發展的主要目標,努力實現在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闢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

  針對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問題,韓俊指出,不能就農村發展談農村發展,必須把農村發展放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來思考和解決。要著重討論四個方面的重大政策問題:人往哪去、農民權利如何保護、錢從哪來和新農村如何建設。面對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城鎮內部二元結構問題突出等情況,要從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充分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新農村建設要由單兵突進向綜合發展邁進,要由“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邁進,要由城鄉分割向城鄉一體化邁進,不僅要立足於促進農村自身發展,還要加快破除城鄉二元結構。

  陳曉華在談到農村改革問題時,提出了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農業和支援保護體系、戶籍制度改革等五個方面問題。他指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三塊地”的改革,即農村承包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借力現代化種糧也要施巧勁

  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規模種糧的補貼力度在增強,農田基礎設施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4年,成都新建高標準農田超過15萬畝,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00多萬畝,佔耕地面積的65%以上。“這不僅為糧食機械化生産提供了條件,也為吸引年輕一代回歸鄉土增加了籌碼。”成都市農委總農藝師姚光貴表示。

  邛崍市綠保家庭農場的當家人周江博稱自己是“糧二代”。10年前,16歲的周江博進城打工。在鄉下老家,勤勞本分的父母不斷接手同村村民棄種的土地,幾年下來已經接近百畝。2006年,經不住父母勸説,帶著稍許的不甘,周江博回鄉開始跟著父母種糧。

  “耕地有旋耕機,插秧有插秧機,收割有收割機……”周江博逐漸發現,“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耕作模式已經在改變。8年裏,隨著農機補貼政策的力度不斷加大,周家以每年一台的速度購置農機,周江博也逐漸從打下手的“少掌櫃”成長為“大當家”,而周爸爸則退居二線,只負責研究種糧技術。

  農機數量的倍增讓成都平原進入機械化種植時代。2014年,全市機收水稻、小麥麵積達到99%,就連機械化程度發展相對緩慢的插秧環節,同比增幅也高達97%。

  “農機農藝融合難題一直是阻礙插秧環節實現機械化的主要原因。”姚光貴告訴記者,機插秧對秧苗要求較高,在傳統育秧模式下,秧苗往往不能滿足機插秧需求,導致掉窩等現象。為了鼓勵種植戶向工廠化育秧模式轉型,2014年,成都出臺相關政策,對符合規定的新建水稻、玉米工廠化集中育秧場給予50%的補貼。去年,成都新建育秧中心達28個。

  除了積極向機插秧轉型,2014年,王志全和周江博都完成了一件大事:在政府支援下,率先建起了烘儲中心,解決了糧食晾曬倉儲這一老大難問題。“這幾年為曬糧吃夠了苦頭,曬場不好找,還要看老天爺臉色。”王志全感慨,有了烘儲中心種糧就更輕鬆了。據了解,這樣的烘儲中心2014年已在成都糧食主産區建設26個,政府補貼建設資金佔50%。

  會種還得會賣賣糧也要動腦筋

  40歲出頭的楊波在一般人看來算得上是“離經叛道”者。2012年,在某國有設計院擔任工程師的楊波帶著100余萬元積蓄,毅然辭職回到妻子老家新津縣新平鎮寶墩村流轉數百畝土地種糧。

  “優質稻的畝産值是普通水稻的1.5倍,效益遠高於普通水稻。”楊波表示,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不斷重視,高品質的主糧需求將激增。楊波計劃,下一步要將近千畝土地全部改種為優質稻。而且,楊波還早早申請了有機認證,目前已經進入轉化期。

  與楊波的高端定位發展路線不同,新都區稻松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陳道松則更傾向於産業鏈的延伸發展。44歲的陳道松事業版圖一直未離開過土地。1988年,20歲出頭的陳道松用光積蓄入手第一台拖拉機,成為走南闖北的農機手。到如今,陳道松已經帶領著一支100多人的農機隊伍,合作社所擁有農機總價值超過千萬元。不僅如此,農機合作社的業務範圍也逐漸拓展,從單純的農機服務者轉變為種植者。“除去農機費用,種糧利潤微薄,但卻保證了農機業務的穩定。”陳道松説出其中玄機。

  去年,陳道松一邊領頭籌劃糧食烘乾中心建設,一邊緊鑼密鼓地籌建糧油加工廠。目前,日烘乾量達200噸,一天可以解決500畝水稻烘乾需求的糧食烘乾中心已竣工投入使用,糧油加工生産線也已經就位,只待相關認證標準手續完善便可開工生産。

  “從種植結構趨同到根據消費需求調整産業佈局,從種植環節下功夫到加工環節作嘗試,正當青壯年的糧食規模經營主體視野越來越開闊,呈現出投入常態化、生産專業化、産業鏈條化三大特徵。”姚光貴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