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約旦“復仇”:打擊IS進入膠著階段

  • 發佈時間:2015-02-05 02:30:5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外參

  IS燒死約旦飛行員,是聯軍打擊背景下的另一種“擴張”;而約旦方面採取“對等”的報復措施,説明打擊行動也未找到新方法。

  據媒體消息,在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在網際網路上公佈燒死約旦人質的視頻之後數小時,約旦政府處死了涉嫌參與針對該國恐怖襲擊行動的兩名在押“基地”組織成員。約旦政府的以牙還牙之舉,標誌著國際打擊IS的行動已進入膠著階段。

  首先是反IS國際聯盟方面,“對等”的報復措施實屬無奈之舉。IS接二連三地公佈斬首人質的視頻,受害國民眾大多群情激憤。但落實到對IS的打擊行動上,策略未有大的改變。不派遣地面部隊,依然是聯盟各國的首選,這讓擊潰IS的目標變得無法預期。儘管飛行員遇害視頻公佈後奧巴馬緊急再次約見約旦國王,表達支援盟友的決心,但盟國對打擊行動的信心,不能光靠口頭政治表態。

  約旦政府之舉,並非在應對IS問題上有了新方法,而是出於安撫民心的形象需求。當一個國家選擇以“殘忍”方式來對抗一個恐怖組織殘忍時,能用的手段已用得差不多了。在某些人看來,抵制IS入侵是政府不可回避的責任,為他人利益參戰則得不償失。約旦政府的壓力不難想見。

  對IS而言,聯軍的打擊行動已讓其擴張勢頭受阻,新的侵佔和劫掠活動變得逐漸困難起來。對這麼個準國家組織來説,不擴張就是坐以待斃。美國對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民主干預,推翻了這兩個國家中央政府對社會的控制,極端個人主義推動一些人脫離了他們習以為常的階級、家庭和社會群體,走入以暴力創造新群體意識的邪路。IS的崛起過程大體如此,新的發展也需要斬殺人質這種“投名狀”式的“英雄”塑造方法。

  同時,把臨近的敵對國家搞亂,激發其社會中的暴力因子,損耗該國與之對抗的信心,也是IS的目標之一。如果能越過邊境,亂中入侵,則更中下懷。約旦飛行員遇害視頻公佈以後,聯軍中另外一個成員阿聯酋立即暫停了對空襲行動的參與,擔心美國沒有能力救出誤落IS控制區域內的飛行員。斬首人質之前加入聯絡和談判的環節,本來就是為了吸引眼球,而不是為了些許的政治和經濟實惠。如果是為了贖金,秘密的渠道會更有效果。我殺你一個,你殺我兩個,冤冤相報,會在客觀上提升IS的政治分量和國際影響,給人以一種該組織已獲得“國際承認”的錯覺。

  打擊IS的過程中,美國為首的國際聯盟動作頻頻,塑造周邊反恐環境,辨別敵友組織,斬斷其資金渠道,組織軍事進攻。在與IS拉鋸戰中,盟友信心的維持比什麼都重要。承受人質斬首之痛,是擊潰IS之前無法回避之劫。

  □史澤華(學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