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芬蘭專家:歐洲孔子學院應成為公開透明的典範

  • 發佈時間:2015-02-04 11: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驥志  責任編輯:羅伯特

  “孔子學院沒什麼好隱瞞的,”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漢學家高歌(考科·萊蒂寧)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這樣説。

  高歌建議,孔院要把日常活動預告和總結、近期和遠期的規劃都公佈在網站上,讓人們了解孔院的宗旨和發展歷程,“這不是(中國國家)漢辦的責任,而是我們孔子學院自己的責任”。

  高歌説,與亞洲國家媒體環境不同,西方國家總會有批評聲音出現,“直接而坦率的批評,是西方的行事方式。一些國家出現對孔子學院的批評聲音,也是正常的”。

  他分析認為,除少數被孔院解聘的人外,對孔院的批評聲主要來自“外部人士”。高歌説,在歐洲、尤其是北歐地區,人們習慣了公開和透明,如果孔院自我封閉,難免會出現誤解和猜忌。

  “如果我們做的事不為外人知曉,那麼面對別人的指責,我們只能忍氣吞聲。實際上,因自我封閉導致外界誤解,我們自己也是有責任的,”高歌説。

  前不久,赫大孔院恢復了英文網站,任何對孔院感興趣的人都能搜索到想要了解的情況。高歌還撰文呼籲,歐洲孔子學院應加強透明度建設,要成為“全球孔院的透明典範”。

  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2007年建立,合作方是中國人民大學。第一階段5年期滿後,雙方于2012年續簽了合同。如今,高歌正在草擬學院的“五年計劃”。新計劃包括:申請帶領研究隊伍赴中國實地考察,增派中國學術性研究人員赴芬蘭教學交流等。他説,這個“五年計劃”與孔院合約是否到期無關,“反正續約是肯定的”。

  記者從赫爾辛基大學校方了解到,赫大正計劃加強孔院職能建設,包括提高孔院學術研究水準、提升孔院在中國當代研究方面的作用等。

  高歌認為,孔院的運作機制設計得“很巧妙”,因為“辦孔院首先要有當地合作方的提議,孔院的職能不是取決於(中國國家)漢辦,而是取決於當地合作方需求。合作方還要承擔一半資金,這需要有很強的合作意願才行”。

  高歌記得,2006年他參與赫大孔院籌備建立時,全球只有不足百家孔子學院。如今,全球已有475所孔院。他曾拜訪多家歐洲孔院,被當地工作人員的熱情感動,他認為這要歸因于“人們對多一些學漢語機會的渴望”。

  經過7年發展,赫大孔院比以前更“專業”了,高歌對此十分欣慰。作為芬蘭唯一一家孔院,赫大孔院還承擔了獨特的輻射職能,即負責向首都以外的4所高校提供漢語教師,這些教師也來自人民大學。由於這個職能設計,雖然芬蘭只有1家孔子學院,但它可惠及全國,覆蓋各地漢語教學需求。

  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決定停辦北歐孔子學院,高歌表示對其中隱情並不完全清楚。他説,斯德哥爾摩北歐孔院院長、著名漢學家羅多弼早已過了退休年齡,能堅持任滿已屬不易,“畢竟這個崗位具有挑戰性,需要充沛的精力和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記者 李驥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