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調低GDP,但不能放低狀態

  • 發佈時間:2015-02-03 08:29:28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地方“兩會”上,在謀劃新一年工作時,不少地方都相應調低了GDP的增長預期。

  調低GDP是鋻於我國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以及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勢,因應情勢變化的一個選擇。但是,調低GDP不是地方官員撒手不作為的一個説辭、懈怠慢作為的一個臺階,而是要在新常態下始終保持奮發作為的狀態,尋求新機遇,迎接新挑戰,以創新驅動,著力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轉型升級,以新的增長動力、新的增長點、新的發展方式穩中求進、好中求快。

  對此,筆者聯想日前到訪長泰縣,知悉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對待GDP的姿態,心生感觸。

  為了落實《福建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我省將84個縣(市、區)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農産品主産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四個類別,取消對34個縣(市)的GDP考核,實行生態保護優先和農業優先的績效考評方式。長泰被列入農産品主産區,故取消了對GDP的考核。

  對此,長泰縣主要領導曾在縣委一次全會上清醒地指出,支撐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目標,必須有一定的GDP增速作為基礎支撐。取消對長泰GDP的考核,不是不要GDP,不代表從此可以不關注GDP,更不意味著在發展上可以慢半拍。叫停GDP考核,看似“鬆綁”,實為“加壓”。

  長泰縣2013年度位居“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之首,沒有見好就收、從此松一口氣,而是在“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發展態勢中自我加壓。以“廈漳泉生態型核心區”的定位引領發展,長泰固然難以成為政治、經濟、文化、金融等核心區,但卻以解放思想、工作探索、生態發展、文明建設等先行區的姿態,以先行區帶動核心區。推動工業發展由“配角經濟”“單體工業”向“總部經濟”轉變,城鎮體系建設由“小縣城”向“城鄉一體化”轉變,旅遊發展由鄉村旅遊向綜合旅遊度假區轉變。這不光是對發展思路的完善,對發展戰略的提升,對發展格局的優化,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帶來了精神面貌的改變:主動融入、自我突破、主體作為。2014年,長泰再度列入“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

  長泰蟬聯“十佳”固然可賀,但長泰縣的領導對待GDP的態度更為可貴。看得見的是排行榜,看不見的是自我“加壓”;“不再簡單以GDP論英雄”,但努力擔當、奮發有為的姿態卻值得推崇。

  “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調低GDP,但不能放低姿態;調低增長預期,但還需要“跳一跳、才夠得著”的狀態。在新常態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由此可見,穩增長是第一位的。實現新發展建設新福建,特別需要敢與強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爭,敢跟快的賽勁頭,不僅仍要努力追求比全國更高一點的有品質有效益的發展速度,而且要為全面理解“新常態”提供福建樣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