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號文件聚焦農業“四化” 農墾改革首度納入

  • 發佈時間:2015-02-02 07:12: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2年鎖定“三農”問題,文件主題為《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此次一號文件是在去年基礎上對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措施進行具體細化。

  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今年一號文件有四大亮點:糧食安全更強調品質安全;農墾改革首次納入一號文件並成為改革重點;土地制度改革繼續推進;力推農業産業化、資訊化

  提出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

  今年一號文件五方面被分為32個小點,首當其衝的仍是糧食安全。

  文件針對增強糧食生産能力提出了許多細化要求,包括永久農田劃定、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品質保護與提升等。同時也提出,科學確定主要農産品自給水準,合理安排農業産業發展優先順序。

  “"三農"問題的核心就是糧食安全,今年也不例外。不過對糧食安全的關注已從過去的數量安全轉向品質安全。”中國人民大學農學院教授鄭風田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説。

  他表示,“去年一號文件提出從數量安全轉向品質安全,今年則是對如何保障品質安全進行具體部署,如從農産品源頭控制等。在制度建設上,提出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是一大亮點。”

  此外,今年一號文件還強調,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在生物育種、智慧農業、農機裝備、生態環保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些契合“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要求,但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農墾改革首次納入一號文件

  過去幾年中央一號文件曾零星提及“國有農場改革”,今年一號文件則首次將農墾改革納入,並將之視為改革重點。

  文件提出,加快研究出臺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化農場企業化、墾區集團化、股權多元化改革,創新行業指導管理體制、企業市場化經營體制、農場經營管理體制。

  文件強調,明晰農墾國有資産權屬關係,建立符合農墾特點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進一步推進農墾辦社會職能改革。發揮農墾獨特優勢,積極培育規模化農業經營主體,把農墾建成重要農産品生産基地和現代農業的示範帶動力量。

  “國有農場改革將是農墾改革重點,國有農場面積廣、商品糧種植程度高、現代化程度高,通過引入工商資本和機制改革,可以打造成為農業現代化試點基地和"走出去"的基地。”鄭風田對上證報記者説。

  農業部數據顯示,目前農墾系統有耕地近1億畝,約佔全國的4.5%,擁有1779個國有農場,企業資産總額超過1萬億元(不包括土地等資源性資産)。去年,農墾實現生産總值6500億元。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1月31日在農業部農墾局與北大聯合啟動的農墾改革發展重大戰略問題課題研究發佈會上也表示,“農墾改革的總目標應該是把國有資源或者資産,包括土地、資本和人力等三方面搞活,更好地發揮效益。”

  其實,從去年開始,中央將農墾改革提升到空前的戰略高度,在頂層設計、實地調研方面均給予大量關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將推動農墾改革發展納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14-2020 年)》和年度工作計劃,去年下半年八部委聯合對農墾進行全面調研,時間、空間跨度都遠超外界想像。

  齊魯證券農林牧漁研究團隊在其研報中稱,今年農墾系統將迎來加速變革的一年。

  土地改革重點推進地方試點

  “一號文件對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政策基調穩健,並沒有市場預期得那麼強烈。”鄭風田在點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內容時説。

  去年一號文件中,“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被單獨列為一章,今年則與其他農村改革並列為一章,主要為兩點。

  一是,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出臺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對土地等資源性資産,重點是抓緊抓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擴大整省推進試點範圍,總體上要確地到戶,從嚴掌握確權確股不確地的範圍;開展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試點。

  二是,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分類實施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此前國家已陸續出臺三個重磅文件,包括:《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關於引導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

  此次一號文件主要是落實相關文件精神,提到的基本都是原則性內容。除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外,農地入市和流轉的改革仍將重點放在各地方試點的探索和逐步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還提到,“要做好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擔保貸款試點工作。”

  鄭風田對記者透露,“今年就上述抵押貸款等問題,國家會專門制定出臺相關文件。”

  農業資訊化值得期待

  今年一號文件主題是農業現代化,所謂農業現代化可以概括為規模化、機械化、資訊化、産業化等“四化”。

  文件中明確提到,“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並將之視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措施。文件稱,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産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教育價值。

  此外,農業資訊化方面也是可圈可點。農業資訊化在生産端體現為精確農業的應用,在流通端體現為農業電商(農資與農産品電商)。

  文件中就生産和流通環節資訊化均有涉及,其中提到,“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用的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資訊平臺”;“支援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齊魯證券研究所所長謝剛在分析市場前景時表示,農業資訊化本身的軟硬體服務,預估設備市場空間為1300億元,服務市場空間約8000億元。此外,農業資訊化在産銷環節的應用帶來農資與農産品行業數萬億的整合機會。(記者 梁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