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快快快 歐洲三文魚掉頭“遊”成都

  • 發佈時間:2015-02-02 04:53:04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講述者:高博

  ■職 業:四川博立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高博表示,以前進口三文魚主要是從北京、上海、廣州以及重慶入境。然而,選擇成都入境試運作一段時間後,三文魚進口商明顯感受到物流環節“更快”,三文魚從歐洲、大洋洲等地通過成都航空口岸進入中國市場,“來”得快“走”得也快,降低很多物流成本。進口三文魚因此紛紛“掉頭”重新選擇入境路徑。去年3月份開始,東隆貿易等進口商就開始逐漸選擇從成都入境,從最初每個月只有十幾噸的三文魚進口量,增加到目前平均每個月達300噸,最高時一個月達到600噸,佔全國進口三文魚的比例達30%以上。預計今年從成都入境的進口三文魚,佔全國的比例將達到50%-60%。

  “絕大多數進口海鮮産品選擇空運,就是圖時間上‘快’,進入中國後還要強調轉机時間快,以前航班落地後到清關放行一般至少需要6個小時,在成都卻只需要不到3個小時,這為産品轉机至全國各地贏得了時間,也提升了市場競爭力,所以越來越多的三文魚開始掉頭從成都‘遊’進中國市場。”

  這些天,高博特別忙。他忙碌于即將有大批量“客人”從成都入境的接待準備工作。這些“客人”就是從歐洲漂洋過來的三文魚,“今年全國消費市場上50%-60%的三文魚將從成都入境,較目前的比例增長近一倍。”而這一比例的背後則是平均每月達600噸的進口量。

  三年前,從成都入境的進口三文魚幾乎是空白,而現在成都已成為進口三文魚的集散中心。高博説,海鮮運輸是與時間賽跑的過程,大量三文魚紛紛掉頭“遊”進成都,是因為能夠“來得快也走得快”。目前,眾多海鮮産品進口商已準備把成都作為第一入境地。

  高博是四川博立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該公司目前擔當著全國6家三文魚進口商的貨運代理。入境成都的三文魚等冰鮮産品幾乎都是由該公司負責貨運代理,報關業務則由四川貝瑞德進出口報關服務公司負責。談及成都與三文魚的緣分,高博説這需要從2012年年底説起。

  2012年年底,北京東隆聯合貿易有限公司高層一行來到成都考察,就海鮮産品市場佈局西南地區選擇落足城市。北京東隆聯合貿易有限公司是名列全國前三強的三文魚進口商,也是四川博立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一大客戶。那時,全國進口三文魚主要是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入境,成都消費市場上的三文魚也主要是從這些城市轉机運輸過來。

  “海鮮産品運輸對時間要求非常嚴,幾乎是與時間賽跑的過程,特別是三文魚從打撈到最後上餐桌一般不超過40個小時,否則,不僅造成的損耗較大,而且還會影響到品質。”高博稱,東隆聯合貿易公司選擇成都作為佈局西南的立足城市後,緊接著就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運輸問題。因為如果從“北上廣”運輸過來,不僅花費時間較長,而且運輸成本也較高。為何不從成都直接入境?大家最擔心的是從成都入境的航空運輸保障、快速通關能力。

  實際上,相比于“北上廣”,由於成都是全國距離歐洲最近的航空樞紐城市,三文魚坐飛機從歐洲運抵中國也是最快的。也正是這樣的優勢,東隆貿易公司堅定了“試一試”的信心。2013年初開始,來自法羅群島、挪威、澳大利亞等地的三文魚,搭乘阿提哈德、荷航、亞航、英航等航空公司直飛成都的航班,從成都直接入境。不過,剛開始的運輸量並不多。

  “沒想到,這一‘試’竟成為了成都與三文魚結緣的開始。”高博説,其結果令客戶非常滿意。他稱,海鮮産品從外地運抵成都,除了“走”客運航班,有的也“走”貨運航班。然而一些國際航班抵達成都時已是晚上或者淩晨,這個時候正是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的下班時間,海鮮産品不同於其他貨物産品,需要及時快速轉机出去。

  “面對企業這些特殊需求,成都海關推出的‘7×24小時’預約工作承諾和機制,讓大家的擔心變得多餘。”高博稱,雖然多數航班是晚上或淩晨抵達成都,但是機場海關、檢驗檢疫等監管部門卻隨時可以加班查驗貨物,並已形成了一種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如果航班是在非工作時間到達,只需要在下班之前向機場海關提出申請,就有海關工作人員加班等候,而不需向多個部門打電話,聯繫這個聯繫那個,這既讓我們放心也減少了工作量。”他稱,現在航班隨時到隨時都可以申報通關,從飛機抵達成都,到貨物清關放行最多只花不到3個小時,其中清關環節花費時間不到1個小時,貨物通關非常快,這為貨物産品佔據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提供了保障。

  高博表示,三文魚進口商大量選擇由成都入境,無外乎兩大因素:一是成都本身具有的區位優勢,距離歐洲較近,使得航空運輸成本較低,加上目前成都直飛歐洲客運航線已達三條,運輸選擇更多;二是成都的通關效率很高,也很便利,這為産品及時轉机至全國各地提供了保障。

  高博稱,隨著成都的優勢日益顯現,今後成都或將成為全國海鮮産品中西部地區第一入境地,進口海鮮産品抵達成都後迅速轉机至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成為全國進口海鮮的一大轉机集散地。據他介紹,目前從成都入境的三文魚大約90%被轉机至全國各地。

  高博做出這一分析判斷,一大重要依據就是,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口岸最近獲得了進口冰鮮水産品的指定口岸資質。去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公佈的《進口冰鮮水産品檢驗檢疫口岸名單》中,雙流國際機場口岸成為全國37個正式進口冰鮮水産品檢驗檢疫的口岸之一,這意味著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口岸今後可以入境各種冰鮮水産品。據測算,該口岸的開通可以使進口冰鮮三文魚在保質期內提前2至3天上市,價格便宜10%左右。目前,西部地區僅有成都、重慶、西安、瑞麗4處口岸獲批該資格。

  正因為如此,高博及他的公司團隊這些天忙碌著迎接更多三文魚“外賓”的到來,公司還專門投資100多萬元,在機場國際貨站附近空港物流園區修建了400多平方米的冰鮮産品冷鏈倉庫。

  記者手記

  建好口岸 讓更多“魚兒”遊進來

  成都不沿江不靠海,以前,如果説成都打造全國海鮮水産品集散中心,可能被認為是一則“笑話”。現在,隨著成都越來越多的航線通達全球,通關效率越來越高、通關成本越來越低,果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魚兒”遊進成都。

  21世紀是航空運輸的世紀。隨著全球範圍內産業結構、産品形態及産業組織結構的飛速變化,航空運輸在區域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為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一大支撐和保障。

  在加速佈局陸路交通網路的同時,成都在航空樞紐建設方面也加緊步伐。目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近80條國際及地區航線,織起通往世界各地的“天路”,與世界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與全球往來變得越來越便捷。通達全球的便捷航路,不僅吸引越來越大的“人流”紛至遝來,也引來了越來越多的“貨流”到成都“趕捷徑”。本報記者 楊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