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風電乍暖還寒 棄風痼疾扼殺利潤

  • 發佈時間:2015-02-02 01:00: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過去一年中國風電行業延續回暖勢頭,但棄風痼疾猶存則讓利潤多了幾分寒意。1月31日,在每年一度的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上,國家能源局和中國風能協會公佈了2014年的風電成績單:新增風電出廠吊裝容量2335.05萬千瓦,較2013年增長45.1%,創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卻有所下降,風電開發商及製造商的利潤並未跟上復蘇步伐,其背後是風力減小、棄風仍存、成本上升、補貼拖欠等諸多因素。

  中國風能協會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新增風電出廠吊裝容量2335.05萬千瓦,較2013年增長45.1%,累計裝機容量1.14億千瓦,比去年增長25.5%。其中金風科技以443.4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絕對優勢蟬聯第一,而聯合動力、明陽風電、遠景能源和湘電風能分別以260.05萬千瓦、205.8萬千瓦、196.26萬千瓦和178.1萬千瓦居於其後,上述五大廠商佔據了風電製造市場的半壁江山。

  “但是從發電量來看,風電在全部消費電力中的比重微乎其微,消納問題也日益嚴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會上坦言。

  更讓行業人士擔憂的是,棄風問題是否真如能源局所承諾的在2015年年底解決,在2016年風電電價下調正式實施後風電行業該如何和傳統能源競爭。

  據了解,自2010年以來我國出現明顯的風電限電現象,2011年和2012年,限電量大幅增加。國家能源局表示,要在2015年前解決棄風限電問題,但2014年棄風率仍在12.8%,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905小時,同比減少120小時,吉林和甘肅風電平均利用小時分別僅有1501和1596小時,低於盈虧平衡點。

  “限電率從數據上來看是下降了,但這是因為風力資源變小,消納情況實質上沒有根本變化。”大唐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另一位中電投人士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上網電價下調後,風電場內部收益率將從11%進一步降到9%。與此同時,運維等各方面的成本還在繼續上升,消納不暢及拖欠補貼進一步降低了利潤。

  當天,史立山透露了2015年的政策路線圖,表示將優先開發有電力市場優勢的東部地區的風能資源,而通過特高壓解決消納問題將是未來一年乃至“十三五”最重要的工作。此外,正在探討進行需求側市場機制改革,利用靈活的電力用戶來解決風電波動問題。

  按照發改委規定,新風電上網電價適用於2015年1月1日以後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以及2015年1月1日前核準但于2016年1月1日以後投運的陸上風電項目。“到底怎麼算並網投運,是一台風機,還是整個風電項目。”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岩透露,正在就新上網電價實施時間標準向能源局彙報,爭取寬容時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