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稀土材料:基礎科研跟不上産業發展腳步

  • 發佈時間:2015-02-01 01:29:5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稀土磁性材料新技術開發的原始創新不夠,缺乏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産權,嚴重影響這個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在近日召開的第519次香山科學會議上,與會專家呼籲加強稀土磁性材料特別是永磁的相關基礎科學問題研究,改變這個領域基礎科研明顯滯後於産業發展的現狀。

  此次香山會議的主題是“稀土資源的高效利用與稀土磁性材料和物理”,其實,與稀土研究相關的香山科學會議已經開過多次,雖然每次會議討論都很熱烈,但我國稀土資源利用率低,依賴大量出口低端稀土産品的産業狀況並沒有根本改變。此次會議執行主席、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沈保根認為,造成目前狀況的一個原因就是對稀土永磁等功能新材料的基礎科研缺乏重視,使得其嚴重滯後於産業發展。

  據沈保根介紹,稀土功能新材料是目前國際研究的熱點和重點,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不僅會大大豐富凝聚態物理的研究內容,推動相關學科的發展,而且將推動電子、電機、儀錶、電腦、汽車等行業的重大進步。

  然而,至今我國稀土永磁新材料、新技術開發還未完全擺脫模倣國外的局面,缺乏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産權。稀土永磁材料核心專利基本被國外壟斷。全球發明專利8000多件,其中中國發明專利僅600多件,而且我國申請的大部分專利集中在製備工藝、成分調製及性能改進等方面。釹鐵硼磁體原始專利被日本、美國佔有,儘管這些專利在2014年前已陸續到期,但部分週邊專利還有效,加之真正能與之抗衡的、商業化應用的新型永磁材料還沒有出現,我國受國外專利制約的狀況並無明顯好轉,嚴重影響了稀土永磁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我國稀土磁性材料新技術開發的原始創新不夠,缺乏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産權,嚴重影響了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稀土功能材料的規模生産和應用,以及國外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導致了稀土元素需求不均衡問題。由於稀土是伴生礦,從而導致對鐠、釹、鋱、鏑等資源緊缺元素需求量大幅增加,而鈰、鑭、釔等高豐度稀土元素大量積壓。稀土礦産資源的消耗速度加快,也帶來了資源浪費和環境保護問題。

  與會專家認為,針對未來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的發展趨勢和市場要求,必須重視稀土化合物的成相規律、結構、微結構、電子結構、能帶結構、磁結構及晶場效應、稀土局域和非局域3d-4f電子間的相互作用和稀土化合物中稀土元素激發態等重要問題的研究,從而奠定稀土功能材料的理論基礎,探索磁—磁、磁—熱、磁—電、磁—彈耦合等新型功能材料,尤其要大力開發新型結構稀土永磁材料、新型稀土磁熱效應材料、新型稀土氧化物的強磁電效應材料和新型高頻用稀土磁性材料等及其應用,並通過高技術製備、檢測和分析,在材料創新和性能提高等方面得到突破,藉此使我國由稀土功能材料的生産大國,變為擁有自己智慧財産權的生産強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