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貝殼社:做中國的YC

  • 發佈時間:2015-01-30 04:29:3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戴睿雲 報道組 宋桔麗

  本報訊 1月24日,在杭州高新區(濱江)的海創基地,一個擁有詩意名字的醫健行業創業營——貝殼營,舉行首批8個項目入營儀式。

  貝殼營由創辦才半年多的貝殼社舉辦。兩個月前,貝殼社發佈徵集貝殼營孵化項目後,接收到全球300多個入營申請。接受面試環節的221個團隊,涉及移動醫療、醫療器械、細胞治療、健康管理、基因測序、醫療服務等熱門領域,其中42%來自海外。通過篩選和面試,8個創業團隊脫穎而出,入營接受18周的孵化。

  “我們立志要成為中國醫健産業的YC(矽谷最成功的初創企業孵化器——Y Combinator)。”貝殼社CEO金霞説。看好貝殼社的未來發展,高新區(濱江)還給予貝殼社辦公場地、房租優惠等方面的扶持。

  貝殼社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能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在醫療健康行業內聲名鵲起,讓創業者紛至遝來?記者走進年輕的貝殼社一探究竟。

  網際網路社群

  讓創業“拾貝”更高效

  入營儀式的大螢幕上,頻頻閃現“貝殼社,讓醫健創業更好玩”的口號,彰顯著貝殼社不同於傳統孵化器的氣質。

  “選擇貝殼社,是因為它的全新理念和高品質的網路、資源,相信我們和貝殼社可以一起成長。”入營團隊、“CTC捕捉探針在高端體檢市場應用”項目負責人閻灼輝説。他的項目應用於早期癌症診斷,將填補國內醫療器械領域活體迴圈腫瘤細胞捕獲技術的空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貝殼社的推薦下,這個海歸人才領銜的項目,已獲得杭州高新區引才計劃的扶持資金。

  貝殼社,由有著傳統科技仲介運營經驗的姜慧霞,找來從事十餘年網際網路行銷的同學范志強、浙江同鄉金霞和其同事楊紅飛一同創立。

  貝殼社的成立當然不是因為“好玩”,而是要解決困擾醫健行業創業的痛點。在貝殼社創始人、董事長姜慧霞的眼中,痛點就是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低和獲取資金、市場開拓、人才技術等資源難度大——造成這些困惑的一大原因,就是資訊不對稱。

  “國內就是缺少助力創業者孵化和成長的網際網路社群。由於資訊傳播慢,資源需要面對面去接觸,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沒有專門的精力去找投資人,也沒有機會與行業大佬、專業機構互動。”姜慧霞説。

  貝殼社,是一個以線上為主的O2O醫健行業創業社區,它聚集了醫療工作者、創業者、投資者、行業領導者和創業導師等高端人脈資源,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門戶和微信群等網際網路手段,實現醫健行業資源和人脈對接,使社員快速找到成長過程中所需的技術、人才、資金和市場資源。貝殼社就是要將最新醫學發現、醫療手段和移動互聯、健康和數據採集以及健康知識寶庫建立合為一體。

  打開貝殼社的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隨時隨地能看到很多行業的熱點新聞,還能在“微路演”欄目中找到很多創業團隊和投資項目。“創業項目在其中可以很快吸引到投資者。”范志強介紹説。

  移動網際網路化的組織形式,讓貝殼社的“圈子”一下子集聚起人氣。目前,貝殼社已有2萬多社員,其中有500多位醫療投資人、100多位醫院院長,上萬個創業者。其中包括線上醫師包括急診科“女超人”于鶯、超人氣外科醫師張強等。翻開貝殼社創業導師名單:剛拿到騰訊1億美元融資的掛號網創始人廖傑遠、融資5000萬美元的春雨醫生創始人畢磊、海邦基金創始人姚納新等30個醫健、投資、網際網路領域的“大佬”名字一一在列。

  “很多創業者如茫茫海灘上散落的貝殼,等待有慧眼的拾貝人去發現。貝殼社利用最新的傳播方式、專業的資源整合能力,將這一過程大大縮短。”金霞説。今年才36歲的她,是資訊通訊技術領域上市公司星網銳捷網路的創始元老之一,也是一位天使投資人。

  貝殼社成立半年多來,已幫助60余家醫健行業企業進行融資,幫助張伯科、陸修為等十多位海外高層次人才獲得高新區5050計劃扶持資金。

  YC式孵化

  培育醫健創業新生態

  貝殼社不僅是能實現技術、人才、資金和市場資源對接的網際網路平臺,也能自己投資、孵化企業。“我們要像矽谷的YC一樣,成為創業企業的最好的導師和夥伴。”金霞説。

  YC的標準模式是用小額資金(10萬至50萬美元)換取初創企業5%至8%的股份,經過創業初期最關鍵的3個月的強化訓練和創業孵化後,初創企業會在演示日向投資者和媒體自我推介,以此謀求更大額的資本支援。從2005年成立至今,YC扶持的項目估值或售價超過 4000萬美元的創業項目達到42 個,平均每年超過4個,其中不乏Dropbox、Airbnb等明星公司。

  此次進入貝殼營的創業團隊,在18周內的孵化期內,將獲得天使投資、配對創業導師、企業資源對接、商業化輔導、財會稅法等行政支援,到最後的演示日,向眾多等著第二輪接棒投資的創投、私募、並購基金推薦,進行資本接力,加速創業成果的轉換。

  貝殼營入營儀式上,上市公司泰格醫藥創始人曹曉春、華大基因王學剛等首批貝殼營創業導師,給入營團隊成員代表戴上了入營“徽章”,正式成為“師徒”。

  創業導師手中的資源和經驗,正是“徒弟”們急需的。“我們的網站已經擁有4萬註冊用戶,要打造成國內最好的病理學的專業學術文化交流平臺、遠端會診平臺,解決地區間病理資源配置的不平衡。但是我們缺乏更有效的推廣。”入營團隊“華夏病理網”的聯合創始人淩曉光表示,導師曹曉春掌握的醫院資源,可以很好地幫助團隊。

  入營後的18周,作為團隊導師,曹曉春每週都會花上至少3個小時,對話輔導的創業團隊,讓創業持續改進。“我會幫助團隊梳理出更清晰的商業模式,幫助團隊解決關鍵問題,18周以後,也會持續跟進輔導。貝殼基金將投資入營團隊,我也是投資人之一。”曹曉春説。貝殼社首期已設立3000萬元的貝殼基金,這些創業導師自己幾乎都是貝殼天使基金的投資人。

  “創業要成功,離不開一個好的生態。”金霞説,除了線上社群,貝殼社正在通過系列線下活動,在醫健行業垂直領域繼續聚合專業力量,培育創業生態。

  目前貝殼社已成功舉辦了3屆論壇,累計邀請包括中科院院士楊煥明在內的70余位醫健産業領袖參與,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品牌論壇之一。同時,貝殼社每兩周舉辦一次創業主題沙龍,邀請業界知名的創業者、投資人、專家等精英人士分享經驗、政策,在創業團隊中擁有很強的影響力。最近,貝殼社還聯合華大基因、銀江股份迪安診斷等公司成立浙江省智慧健康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助力産業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