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德國2014年為何能夠實現財政平衡

  • 發佈時間:2015-01-29 09:22:55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德國聯邦財政部近日宣佈,德國聯邦政府2014年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德國聯邦財政部初步數據顯示,德國政府2014年稅務收入2708億歐元,行政收費等其他收入247億歐元,總支出2955億歐元。德國聯邦政府原計劃2015年實現收支平衡,此前曾多次重申這一目標。德國2014年實現財政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將對德國經濟和歐元區經濟産生深遠影響。

  為什麼追求財政平衡

  財政平衡一直是德國政府追求的目標。德國《基本法》和《財政平衡法》都從法律義務上規定了財政平衡的目標。歐債危機的爆發使得德國政府更加意識到財政平衡的重要性,德國政府認為歐債危機的爆發原因在於有的國家違背了《穩定與增長公約》對於各國政府舉債的限制,過度舉債和缺乏財政紀律是造成歐債危機爆發的罪魁禍首。因此,德國堅決反對通過增加政府開支來刺激歐元區經濟增長的做法,並不斷向歐元區其他國家施壓,希望這些國家保持財政平衡。

  歐債危機爆發後,德國政府一直努力試圖實現財政平衡。2009年6月,德國聯邦政府頒布《新債務限額》法案規定,聯邦政府最遲要在2016年將其調整週期性因素後的財政赤字限制在當年國內生産總值的0.35%以內。為此,2010年6月,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宣佈,從2011年起開始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除大幅削減社會福利等各項開支外,還將實施公務員裁員等措施。2011年11月,德國議會預算委員會宣佈,為推動實現財政平衡,將德國在2013年新增發債規模上限較此前初值減少9%,從而為實現財政目標奠定基礎。此後,德國實現財政平衡的時間不斷調整。2012年3月,德國聯邦政府通過2013年財政預算草案和到2016年的中期財政計劃,表示為加快削減債務,預計2014年德國聯邦政府實現財政平衡。2013年3月,德國聯邦政府通過新的財政預算計劃,宣佈政府將從2014年起逐步實現結構性財政收支平衡。

  多重因素使德國聯邦政府一直努力追求財政平衡目標。第一,歷史教訓使得德國形成了恪守財政紀律的傳統。上世紀20年代出現的惡性通貨膨脹令德國記憶深刻,為防止這一現象的再次出現,德國堅持維持嚴格的財政政策,因為擴張性財政政策會造成政府債務增加並可能通過債務貨幣化引發惡性通貨膨脹。

  第二,歐洲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特別是統一貨幣之後,德國一直是歐洲遵守財政紀律的典範。引入歐元之後,為了保證歐元的穩定,防止歐元區出現通貨膨脹,歐盟在1997年通過《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歐元區各國政府的財政赤字不得超過當年國內生産總值(GDP)的3%,公共債務不得超過GDP的60%。通過在歐元區層面建立統一的財政紀律,德國將自身遵守財政紀律的傳統輸出到歐元區層面,並對其他歐元區國家財政政策提出規範要求。

  第三,歐債危機的爆發,再次使得德國意識到財政整固的重要性,其認為個別國家政府過度舉債是造成危機的重要原因,因此對於危機的救助也不應該通過政府舉債、擴大財政支出來完成。推動歐洲經濟走出危機的關鍵,應該是在堅持財政紀律的基礎上,加大就業市場、社會福利制度等結構性改革。

  實現財政平衡的因素

  德國實現財政平衡,既有德國政府長期以來的努力,同時也由於其良好的經濟表現。一方面,儘管歐債危機使得歐元區整體經濟陷入泥潭,但德國經濟發展狀況一直相對較好,這為德國進行財政整固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歐央行利率政策的調整,也使得德國政府的融資成本不斷降低。

  德國一直具有採取審慎財政政策的傳統。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德國與其他歐元區國家在解決歐債危機方面一直存在分歧,反對實施擴張性財政與貨幣政策。雖然德國在危機期間也曾實施財政刺激計劃,但在其經濟好轉之後,隨即及時進行政策調整,于2010年開始進行財政整固計劃,重新強調德國嚴格遵守財政紀律的要求,這是德國實現財政平衡的堅強保障。

  德國良好的經濟狀況為財政平衡奠定了基礎。德國財政整固計劃的實施來自於其經濟狀況逐步好轉。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2014年德國經濟增長1.5%,遠高於歐元區整體水準,2015年和2016年預計經濟增速分別為1.3%和1.5%。經濟狀況的好轉將從兩方面改善政府的財政狀況。一方面,經濟好轉有利於提高政府稅收收入。德國聯邦財政部表示,這主要得益於公司稅收增長的“積極趨勢”和由於歐洲央行低利率導致的信貸利息支付“顯著降低”。2014年,德國政府實際稅收比預算高26億歐元,實際支出較預算低10億歐元,創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按照預算,德國將在2014年新增債務65億歐元,但實際上沒有增加任何借款。

  歐央行的低利率政策使得德國聯邦政府融資成本大幅降低。歐債危機爆發之後,為穩定金融市場、刺激實體經濟,歐央行不斷調低利率水準,並推出直接貨幣交易、長期再融資操作等貨幣工具,這使得德國國債收益率不斷降低。同時,由於德國在歐元區中獨特的經濟表現以及堅持反通脹、反財政擴張的政策立場,使得德國成為國際資本的避風港,德國國債成為歐元區各機構競相追逐的安全資産,這降低了德國政府的融資成本。歐債危機爆發之初,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基本維持在3.5%之上,但在此後不斷走低,目前維持在0.5%左右,這使得德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大大降低。

  實現財政平衡的影響

  德國2014年實現財政平衡,不但對德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歐元區其他國家未來財政政策的走向以及歐元區經濟也有重要影響。

  第一,德國實現財政平衡,表明當前德國財政狀況已經恢復到較為健康的水準,這有利於維持市場對德國經濟活力的信心。同時,財政平衡也將為德國財政政策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間。如在2014年11月,德國財政部長就宣佈計劃于2016年至2018年在不新增債務的前提下追加公共投資100億歐元,用於基礎設施、提高能效等領域。財政平衡的實現使得德國在財政支出與刺激經濟增長的平衡方面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

  然而財政平衡並不意味著德國在財政支出政策上的轉變。一方面,德國財政支出的增加仍將以財政平衡為前提,這將限制其財政支出力度。另一方面,即使當前德國聯邦政府實現了財政平衡,但是政府總債務依然高企。歐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3季度,德國政府總債務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依然在74.8%,仍遠高於《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60%上限。因此,儘管實現了財政平衡,德國財政整固的壓力依然很大。

  第二,德國實現財政平衡可能進一步加劇德國與歐元區其他國家在財政整固政策上的立場分歧。一方面,財政平衡的實現將會進一步加強德國對於財政整固的信心,德國的經驗表明,經濟增長與財政整固並不矛盾,德國據此將會督促其他歐元區國家加強財政整固的努力,執行更為嚴格的財政政策。另一方面,法國、義大利等國家可能要求德國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以此帶動整個歐元區經濟增長。作為歐元區經濟的“領頭羊”,德國一直被呼籲加大財政支出力度,而德國在這方面的“不配合”一直飽受批評。在其他國家看來,德國還有更大的財政擴大空間,德國應在促進歐元區經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能只是一味單純追求自身財政平衡的目標。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