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農民》熱播彰顯“農”字正能量

  • 發佈時間:2015-01-29 03:29: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強

  日前,在北京衛視等平臺播出的60集電視連續劇《老農民》落下了帷幕,出乎許多人,甚至劇組許多主創人員的意料,這樣一個以農民為故事主體講述農村故事的電視劇,竟然在播出後收視率一路攀升高居前茅,更出人意料的是,該劇的熱心觀眾除了中老年外,甚至還有許多80後、90後。其實,這種現象也在情理之中。因為《老農民》充分彰顯出了“農”字的正能量,這個正能量包括中國幾千年積澱下來的農民精神,“農”是中國文化之魂。並且,真正有內涵的文藝作品是能得到社會廣大公眾包括80後、90後所認可的。

  《老農民》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跨度和若干重要歷史事件來為中國農民抒寫、抒情和抒懷,其詮釋的是中國農民勤勞質樸、腳踏實地、永不放棄的精神,這是它最為打動人心的地方。《老農民》發生之地在山東黃河岸邊一個叫做麥香村的地方,反映年代始於1948年土改開始,結束于改革開放後的2008年,時間跨度長達60年,牛大膽、馬仁禮、燈兒、吃不飽等一群農民雖飽經磨難坎坷卻從未放棄過對“吃飽肚子”、“過上好日子”的追求,表達出了農民心中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樣的表達方式沒有消費農民、娛樂農民,而是在用濃情筆墨來為農民抒寫史詩、勾勒群像、凝練精神世界,因為這種精神是農民所以進步國家所以發展的根本所在。

  以“農”為魂的《老農民》的熱播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農”為中國幾千年文化之魂,更是一部文藝作品“有根”、“有勁”、“有嚼頭”的精神養分所在,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養分,一個好的農村題材作品,可以“土掉渣”,但卻不會“老掉牙”。編劇高滿堂在5年時間裏先後奔赴6省採訪了200余人,可以説是講中國好故事的一個踐行者,劇本揭示出了中國農民問題的兩大重要要素:一是土地,二是收入。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兩者都是要達到讓農民生活更好的目的。

  現在的觀眾究竟愛看啥?是愛看低俗,還是愛看噱頭?其實不儘然,主旋律一樣可以有好的市場好的收視,關鍵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這是《老農民》給我們的又一個重要啟示。近些年來,我國文化事業取得了蓬勃發展,好的藝術作品不斷涌現,但同時存在兩大問題:一是過度娛樂化,低俗傾向,靠“露”、“艷”、“奇”吸引眼球,靠炒作、編造噱頭來提高收視;二是農村題材電視劇數量少,且部分品質不高,沒有把農民當成一個“人”來寫,而是按照茶余飯後“談資”的思路來“消遣著寫”。反觀《老農民》,事先並沒有做什麼“行銷性宣傳”,劇組裏也沒有傳出什麼“緋聞”,劇裏也沒有“脫”、“露”等驚艷的“愛情故事”,卻贏得了一片讚譽之聲,網上甚至還有“零差評”的讚譽。當然,説“零差評”可能有些過於絕對化,但差評少卻是不爭的事實。為什麼?因為《老農民》恪守著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藝術是寫人民的,藝術是寫給人民看的。所以才會有網友評價這部劇“真實、樸實、紮實”,這部劇也因此好看、願看、耐看。這樣的結果彰顯出這麼一個道理: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好作品,而廣大社會公眾是願意看到並且能認可這樣的好作品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